当前位置:淘百问>百科问答>一首诗孤篇压全唐,好在哪里

一首诗孤篇压全唐,好在哪里

2023-05-27 15:25:26 编辑:join 浏览量:644

一首诗孤篇压全唐,好在哪里

公元8世纪,世界第一大都市长安城热闹的大街上,川流不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坊间充满着艺伎的歌舞,酒馆里是高声吟唱的诗人才子。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多元最开放的诗歌鼎盛时期。

诗歌,这一在人类发展中举足轻重的文化载体在唐朝达到顶峰。其中题材多样;有田园诗、边塞诗、怀古咏史诗。大诗人更是层出不穷,李白杜甫成为后人一旦提到诗,首先想起来的两位。据不完全统计,唐代一共诞生有名有姓的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他们共留下了五万多首诗作。在一个诗歌如此高产的年代,却有一首全唐最顶尖的诗文之一,被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孤篇压全唐”,它便是《春江花月夜》,诗文犹如情感丰富的哲理画卷。那么它到底好在哪?请大家一睹为快。

01,创新题材

讨论一首诗就不得不说他的作者,作者的经历见闻一般对作品的影响非常大。例如生活在晚唐的晚年杜甫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醉生梦死之作的。再说《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就是张若虚。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成为吴中四士。其生活在初唐,曾任兖州兵曹。有才华有官职这些条件决定了其可以写宫体诗。《春江花月夜》沿用乐府旧题,描写清新脱俗,就像是在画一幅画一样。宫体诗,多为描述宫廷生活,形式上只追求辞藻华丽,就像少女化妆一样其中少不了浓妆艳抹。读起来难免会产生上不得大雅之堂的感觉。但是张若虚立意奇特,其由景入手,上来就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直接掀开了一幅巨大的画卷,摒弃了浓脂艳粉取而代之的是雄浑壮丽的意境。在相同题材中这首诗是与众不同,创新题材中想不出名都难。

02 , 思想丰富

一首诗外表华丽,是能激起读者欲望的,蕴含的情感丰富则会让人去欣赏他。《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构建了一种超高的艺术境界。诗的后段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开始往后写了游子思念家乡、一直在外漂泊的别样情感。自古“思乡”这一主题就是写诗百写不厌的题材。能蕴含好的思想是衡量好诗的标准。不仅如此,诗的中间几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在里边。什么人最先看见月亮,月亮又最先照的什么人?尽然人类是一代又一代,恐只有月亮是一成不变的。该诗又不同于苏子“逝者如斯夫”的悲叹,这里是像太白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样充满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03,物以稀为贵

乾隆一生作了四万多首诗却没有一首出名。除了他水平不高之外,数量太多会让人审美疲劳,到头来一首都记不住。而张若虚现存只有两首诗,《春江花月夜》太过瞩目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人都是感性动物,对于弱小者会同情,张若虚诗作极少,唯一一篇好的会享受人们更多的赞誉。所以作品少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当然了只要精(精妙)就好。

《春江花月夜》将人生哲理与多种情感都揉碎到了一幅美景图中,创作手法之高明辞藻之壮丽都站在了唐诗的巅峰。不过说它是“孤篇压全唐”,是否有些过誉,因为李白的长诗是不逊色任何人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标签:诗孤篇压,全唐,一首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answer/11942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