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体系,其临床运用和遣方用药都需要医者有完整系统的中医理论来作指导,西方医学自进入中国以来就以起方便快速简洁的治疗方式获得大多数人的青睐,然而在如今的医学和医疗环境下,如何将中西医完美的结合运用于治病救人的临床实践中着实成为一个世纪难题。由于两者在学术体系和辨病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目前两个学术派系的相互排斥和互不承认,如何使两者在将来的医疗程序下很好的结合还需要长期的努力。目的:通过一些常规的临床治疗简单归纳皮肤病中西医结合的优点及疗效,希望能指导临床医生用药倾向。方法:列举数个临床常见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理及治疗等,简要探讨中西医在这些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别处。并且引证国内外对于中医中药治疗疾病所用药物药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用现代药理学知识来证明中医药并非是故弄玄虚的玄学,而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文化,一种科学。并结合临床治疗报道来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确有其相对于单纯运用西药有良好和持久的效果和较小的副作用。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效果优于单用西药,且远期疗效较好。结论: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但却是殊途同归的医疗方案,虽然实现两者完美结合需要长期的努力,但两者结合来治疗皮肤病的良好效果已初露端倪。只有在求同存异中才能实现两者在学术观点和治病理念方面的完满结合。两者的结合必将成为解除人类疾病的最终方案,同样,两者结合也将使长期遭受皮肤病疾患折磨的患者看见战胜疾病的曙光。中医学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它有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指人体本身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及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辨证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历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归纳,辨清疾病的性质。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而西医相对于中医来讲则是微观医学,从细胞生物、机体免疫、生化数据到诊断和治疗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具体量化的指标。由于认识疾病的着眼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两者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存在着长期的争议和相互的矛盾。就皮肤病而言,中医认为有其内就有其外,认为皮肤病都是机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的,这一点跟西医是相通的,不过在病因和治疗方面又有差异。例如慢性荨麻疹,西医认为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发病机理除了组胺及其补体之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激肽、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纤维蛋白溶酶、5-羟色胺也在慢性荨麻疹发病机理方面起一定作用。所以治疗上主要就是抗组胺、抗菌消炎等。由于西医比较注重外在因素和既成病变(致敏原的检测、脱敏治疗、组胺拮抗治疗等),临床治疗多是效果短暂,患者皮损和瘙痒不能得到长期缓解,停药则风团复出,其原因可能是不能解除患者持续存在的免疫致敏状态。祖国医学认为本症多由“风邪”外侵,搏结肌表,气血运行失畅,郁遏肌肤腠理而致。“风邪”善行而数变,风遏皮络、气血不运则瘙痒骤发无定处。所以临床上多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观点,采用活血祛风法治疗每每获效颇良。不仅如此,在对于调节机体诸多方面(主要是免疫等)的失调或紊乱,中医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乱则和之,利用天然中草药多靶点、多层面的作用,达到调整阴阳、气血,祛除致病因素(六淫)的目的,使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则外因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疾病也就长期缓解或痊愈。再如湿疹,西医认为发病机理主要是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素质,或者受遗传因素支配,故在特定的人中发生,但又受健康情况及环境等条件影响,如某些食物可使湿疹加重。患者的敏感性很强,斑贴试验时可对许多物质发生阳性反应,除去某些致敏因子湿疹不会很快消失,但是也有的患者通过加强锻炼、改变环境等使机体的反应性发生改变,再接受以往诱发湿疹的各种刺激可不再发生湿疹。治疗上大多也是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类药膏等治疗。本病在经典中医医籍《黄帝内经》记载为“浸淫”,张仲景《金匮要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和孙思邈《千金方》描述为“浸淫疮”,都是早期中医对湿疹的认识。经过千余年的进展,清代医科全书《医宗金鉴》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的湿疹:面游风、钮扣风、肾囊风、臁疮、四弯风、血风疮、浸淫疮、漆疮和胎敛疮(奶癣)等。从中医对湿疹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治疗原则,大多以祛风、清热、燥湿、凉血、活血、养血诸法为主,方剂多用消风散,对不同病症又用黄连消毒饮、龙胆泻肝汤、黄芪丸、四生丸、地黄饮子、化斑解毒汤和消风导赤汤等。既有异病同治,又有同病异治,体现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结合。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中医和西医对于常见皮肤病在病因研究方面存在相去甚远的理念。然而现在是一个医学知识融合的大时代,西医有所长,中医也有其独特优势,将两者融洽的运用于治疗中为更多的病患解除痛苦应该成为当下医者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一味的探讨中医、西医如何来结合以及两项医学体系在学术上存在的差异和对立。我们都要摒弃成见、求同存异,不能固守旧念,抛却一家独大,要把治病救人作为所有医学的最后宗旨。不能否认,中医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偏激和执拗,但是西医在治疗皮肤病时也有过多的无可奈何和到最后的无药可用。如何使两者很好的糅合、综合、结合也是当下医务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难题。对于很多皮肤病的治疗运用中西医药联合起效好、副作用小和远期疗效喜人的报道常见于各类学术期刊。大家对斑秃都比较了解,尤其是普秃是一种很顽固且有损容性的疾病,中医学俗称“鬼剃头”或“油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状脱发,秃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数目不等,大小不一,边缘整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斑秃病因复杂,根据中医学脏腑理论,毛发的生长主要和肝、肾、肺有关。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藏精,其华在发;肺主一身之气,主皮毛。毛发生长的营养和动力直接来源于肝血和肾精。斑秃虽见证多端,但以肝肾不足为本,血瘀、血热、湿热为标。故治疗以活血化淤、清热凉血祛风、清热除湿驱除其标实之证,以滋补肝肾、养血益气治其本。现代病理学研究基于多方面的证据和事实,多倾向认为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毛囊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治疗上,米诺地尔是当前占主流的外用药物,它可促进毛发生长,研究表明它可逆转毛囊的最小化过程减慢脱发进程,刺激毛囊上皮细胞增殖,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延长毛发的生长期,促进真皮乳头血管形成增加局部血液供应,用药2~3个月后显效,但其主要副作用是刺激性反应,可使应用部位干燥、脱屑或红痒,女性患者可发生面部多毛,临床实践还发现停药后患者复发率偏高。然而我们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治疗斑秃,则效如桴鼓。国内学者吴紫筠
采用中药西药对照治疗本病发现,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可观。现在我们再看一下中药的一些研究成果。1990年英国的AthertonD
等见到中医内用汤药辨证论治对顽固性异位性湿疹疗效甚佳而产生很大兴趣。为了适应临床疗效评价的要求,他们请中医拟定了一个“标准方”,称为Zemaphyte,含防风、委陵菜、川木通、地黄、芍药、淡竹叶、白鲜皮、刺蒺藜、甘草、荆芥。此方兼顾祛风、清热、利湿、凉血、养血、活血,符合中医学对湿疹论治的理法。1992年他们对此进行了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了Zemaphyte对顽固性异位性皮炎的疗效[3,4]。Atherton和Sheehan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报告引起西方对中医治疗湿疹的重视。英国XuXJ等还研究了Zemaphyte治疗对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治疗后皮损中低亲和力IgE受体阳性的树状细胞、巨噬细胞、郎格罕细胞和L-2受体阳性细胞的计数均显著减少。但是有个别作者在“草药乳剂”中兑入皮质类固醇被发现造成不良影响。1994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社论,在肯定中药对异位性皮炎的疗效同时,提出要注意中药所含成分,对肝脏的影响等问题。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HonKL等报告中药制剂五草胶囊(pentaHerbs,为金银花、薄荷、牡丹皮、苍术、黄柏的提取物)治疗儿童异位性皮炎有效,并用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进行检验,结果证明此药不含有皮质类固醇。2007年他们又报告一项85例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五草胶囊对中重度儿童异位性皮炎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他们还通过离体和人体的研究显示五草胶囊对异位性皮炎疗效的免疫调节机制。以上的文献报道只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方面取得成效的个案举例,还有许多这方面的报道和研究已经取得成果或者是正在科研阶段。我们可以看出来,中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起到了类似激素的作用,但是却没有激素的副作用的优势。且现在药理学研究发现,皮肤病常用的一百种中药里面,有些能有效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抗组胺作用,有些则能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作用,有些药物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等。我们在提倡中医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医药的弊端和劣势,也应该看到西医治疗的快速和方便。对于很多皮肤病而言外用激素类药膏还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口服激素和静脉点滴抗组胺、免疫抑制剂、抗病毒、抗菌消炎等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和中药相辅相成,急缓双解,标本合治。例如治疗白癜风,常规的中药汤药口服很多效果是很慢的,并且长期口服中药对患者也是一种考验,中药口感的欠缺和煎煮过程的繁琐都是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中药治疗的原因之一。这时候就要适当的运用激素,如强的松片口服或者是转移因子口服都能加速疾病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建立患者治病的信心后西药可以逐渐减量,直至完全停掉。包括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等疾病都可以采用一种或者是两种抗组胺药物联合中药口服,到后期可以采用减量,由一天一片改为一天半片,再减为一周半片等递减的方式
标签:中西医,皮肤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