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尺度较宽,当时香港的很多大案奇案,几乎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又以李修贤万能影业公司推出的“奇案电影”数量最多,不过它们大多都是在真实案件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的添油加醋,以猎奇为主要噱头的商业cult片。今天咱们要说的这部电影,虽也是“奇案”电影之一,不过它和李修贤没有什么关系,不同的是,它的纪实色彩更重一些,也不像《八仙饭店》,《羔羊医生》那样“癫狂过火”,也许对未成年人更有警示作用:1999年的《三五成群》。
影片同样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而成。案件发生于1997年5月14日晚,在香港九龙秀茂坪邨第39座1508室,年仅16岁的“童党”少年陆志伟遭到其他14名成员以非人道的方式虐待而亡。起因是陆志伟不满他们肆意欺凌弱智清洁工陈木清而代他报警,而其他人嫌他“多口多事”,想“给他点教训”,于是对他实施了“滚车轮”式的惩罚,根本没考虑任何后果。
在陆志伟无生命体征后,众人为了毁尸灭迹,便将尸体淋上可燃液体烧毁,最后警方从陈木清口中找到线索,才终让案件破获,这便是震惊全港的“秀茂坪童党烧尸案”。由于涉案人员均是未成年人,经审判后,14人里除了少部分认罪态度良好的以及罪名较轻者之外,大部分的主犯和从犯均被判处终身监禁或20年以上的刑期。
先说说案件发生地秀茂坪邨。秀茂坪邨属于公共屋邨,在回归前,这里治安状况并不算太好,是培养罪恶的温床。很多社团都到这来吸收所谓的“新血”,因此这里盘踞着不少好勇斗狠的青少年,而案件中这十几个人组成的“童党”,最初就是基于“保护自己”为目的而成立的。
其实这部《三五成群》的故事情节基本忠于事(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是啥意思?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是指经常会面的人必有离散之时。意思是说世事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两句话总的来说,就是说世事无常,当珍惜遇见的人,把和每个人相遇,当作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实,但为了“电影好看”,它仍以传统港式犯罪电影常见的倒叙手法来讲述故事,即结构为:案发—事件起因—案件发生经过—侦破过程,为了让大家对故事情节比较容易理解,笔者还是头开始梳理。
故事以单人刻画入手,再构成一副完整的拼图,由于影片的出场角色众多,但只需记住几个重要角色即可。
第一个是宋本中饰演的绰号“大王”的童党首领,也是整起案件的始作俑者,他不学无术,整日醉心打拳,再加上冷血凶残,性格暴躁,奉行“拳头就是一切”的歪理。他在后来的案件起到关键性作用,其实早有铺垫。
第二个是林子善饰演的“二号人物”阿必,他算是这支童党里的“军师”,所以与“大王”不同的是,他并没有那么激进,性格也相对冷静,不容易冲动,因此在案发之后,最后他的罪名相对较轻,这个后面会讲。
第三个,是余家豪饰演的“大番薯”,他同样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更可憎的是,他喜欢无事生非,不仅常常在家里犯浑,李健仁饰演的邻居三叔(原型即真实案件里的陈木清)好心为他介绍清洁工工作,他不仅没有半点报恩之心,还常常偷奸耍滑,把所有活儿推到三叔身上。
第四个,是张豪龙饰演的“黑仔”,他本是“大王”的对头,后受“大王”之邀与之共创一番“大事业”,同样是个脾气暴烈的危险分子,亦对案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另外两个相对重要的角色,一个是董文翰饰演的薄log,一个是陈孝岳饰演的“鼻屎”。这两人也全程参与了整件凶案。
电影的核心人物,自然是演员马仲荣扮演的阿鸡(本案中的受害者陆志伟),他与“大王”和“阿必”从小一起长大,遇到麻烦事,也赖于这两人帮他解决。其实阿鸡本质并不坏,但因为喜欢多嘴多舌,搬弄是非,没想到却惹来杀身之祸。
之所以将这几个人物重点挑出来,主要是因为一部电影的篇幅没办法把所有人物都讲到,所以本片也索性把这几个角色作为叙事重点。所以,我们暂且可以用“除了阿鸡外,以以上六人为主轴的童党”的概念来形容后面发生的事。
就是由这么几个问题少年所组成的这支“童党”,却渴望在“江湖上扬名立万”,还讲“江湖道义”和“兄弟义气”,最憎恨的就是出卖兄弟的“叛徒”,但他们却百无聊赖,空有一身精力没地方发泄,于是他们便开始以欺负清洁工三叔为乐(原型陈木清)。
譬如他们将三叔本来就不大的房子霸占,当成活动“据点”。
一不高兴,就放火烧房子。
由于本案中“大番薯”常常不回家,他的母亲和舅舅便找三叔询问大番薯的近况,准备好好教训这个忤逆子一顿,结果三叔因此招致了“大番薯”的报复,被他联合其他成员一顿暴打
而受三叔照顾颇多的阿鸡不忍心看到他再被欺凌,便劝三叔报警。
没想到的是,阿鸡这番话被大番薯的弟弟听到并告诉了大王。碍于“江湖面子”,视阿鸡为“叛徒”的大王已盘算好了对他“执行家法”的决定。
“大王”谎称在群益会有事找阿鸡商量,却已料想到他会先到三叔家打听消息,于是早埋伏在房间里。令阿鸡没有想到的是,房门后正有一群魔鬼正在等着他,他跨进去之后,却再也没能够走出这扇门。
本片的收尾部分和很多奇案电影类似,也是将施虐过程放到了最后,由于前半部分一直在做铺垫,使最后这段显得“漫长“的镜头依然能够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效果。
此事件之后,警方从三叔口中揭开了凶案的一角,又从转做污点证人的阿必和薄log身上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最后随着首领“大王”的认罪,整个案件真相终浮出水面,至此,参与这桩令人发指的虐杀案的童党成员,全部伏法。
此案发生于1997年,而这部《三五成群》于1999年问世,这阵子,正是《古惑仔》系列电影正在风行的时候,不知现实生活中的这群问题少年们是否深受《古惑仔》的影响,但在影片当中,“童党”们无一不将《古惑仔》的漫画当作“圣经”来读,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在虐待的“中场休息”期间,还毫无愧色地在《古惑仔》的海报面前合影,也算是深化了“三五成群”的主题。
通过他们所犯下的累累恶行,“古惑仔”这三个字在影片里已不会让人想到什么热血情谊,而是成了幼稚、暴戾和无知,甚至是荒唐,可笑的代名词。
在他们不健全的世界观里,“逞英雄”就是任意欺负别人,打出的“拳头”毫无尊严和良知,将“家法”全然当作游戏来运作,当闹出人命后,却又惊慌得不知所措。“古惑仔”的英雄泡沫,在这一瞬间就被戳破。
惨案的根源,实际是众人的“囚徒困境”心理在作祟,“大王”习惯用暴力的方式去震慑和威胁别人不要“做叛徒”,致使每个人遇事都不敢声张,甚至还自愿参与其中来“以表忠心”,直接导致了三叔和阿鸡的悲剧,但在案发后,每个人都想拉出一个人来垫背,于是警官说:“你们说阿鸡是叛徒,其实你们都是叛徒”。
关于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核心,最后的片尾字幕已经交代,笔者已无需多言。而电影海报上的那句发人深省的疑问式宣传语“这究竟是谁的错?”答案,就交由大家来评说吧。
最后来说一说这几个犯罪者的近况。“大王”被判终身监禁,目前仍在监狱里服刑;在落网后对所犯罪行仍毫无悔意的“大番薯”在服刑期间患上癌症死去,而判了20多年的“薄log”,“鼻屎”和“黑仔”都已刑满出狱,而“阿必”因认罪态度良好,且案发后意识到事态严重立马转做污点证人,所以只判了7年,应该是这单案件的重要犯罪者里最早出狱的一个。(文/麦克疯说电影·沙沐泓)
标签:古惑仔,港片,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