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车的人》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了,它上映于1948年,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德西卡的作品,在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电影讲述了战后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无数人在寻求一个工作机会。漫长等待后,普通人瑞奇终于得到一份粘贴海报的工作,但他必须得有一辆自行车。
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妻子把自己的嫁妆变卖为丈夫瑞奇赎回一辆自行车。但是第一天上班的时候,瑞奇的自行车就被人偷走了。
瑞奇带着儿子大街小巷的寻找自行车却屡遭失败,迫于生存的压力,瑞奇竟然去偷了别人的自行车,紧张失措的瑞奇被失主一行人抓住,最后失主看在瑞奇儿子的份上,没有追究责任,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从“失主”到“小偷”,电影聚焦底层小人物的悲欢,展示了瑞奇身份转变背后的心路历程,将底层人物的无力感和父与子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时,也真实再现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疾苦。
接下来,我会通过叙事、镜头、主题等方面进一步的解读这部经典影片,看看导演是如何通过黑白影像和非职业演员,将电影主题表达的精准又打动人心,将一个普通人塑造的有血有肉。
01 时代背景下的经济萧条和失业危机,让无数个家庭在生存的边缘徘徊
电影的背景是战后的罗马,由于经济萧条,失业危机下的普通民众只能日复一日的排队等待一个工作机会。开篇向我们展示了竞争的残酷和机会的不易,一个富态的中年男人在几十个人的簇拥下,站在楼梯上喊着得到工作机会的人。
有人问,我是一个泥匠就该饿死吗?中年男人说,耐心点,我们会想办法的。这句话在观众看来,不难想到是一句空话,从找工作的人数和工种的限制来看,这些人已经等待了很久才会如此不满。
被中年男人喊过来的人叫瑞奇,他得到了一位贴海报的工作,兴奋使他的嘴角上扬,但接下来中年男人的一句话又让他如坠冰窟,“你得有辆自行车”,瑞奇的笑容逐渐消失了。瑞奇被告知,他工作必须有自行车才可以,否则是不会录取他的,周围有自行车的人纷纷为自己争取机会,为了来之不易的机会,瑞奇不得不撒谎自己有自行车。
看似普通的一天,对瑞奇来说却是改变命运的时刻。极大的情绪反差让他在辛苦劳作的妻子面前像小孩子一样开始抱怨,一边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一边是超过家庭条件的支出,烦恼让瑞奇颓废。妻子听了瑞奇的话,当机立断决定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准备当掉,也就是六床棉被和床单。
电影在表现瑞奇和妻子吵架、两人回家、拿着棉被去当铺的三个场景中,没有刻意地去渲染气氛和情绪,但我们还是能从场景中感受到这个家庭的贫穷和苦难对他们的重压,以及两人努力寻求希望的心愿。
比如说,妻子需要做重活,提着两铁桶的水回家;回家后,把床单和棉被扯下来,一家人只能睡光光的床;当铺拥挤的人群和狭小的窗口让人感到逼仄以及不适,工作员背后高大的木架上,摆满了床单和物品,希望就在这个空间里逐渐萌发。
回到电影情节,瑞奇和妻子的生活一贫如洗,像他们一样的人在罗马有很多很多,他们寻求着改变生活的机会,为了机会不惜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劳动。但生活反馈给他们的,却是飘渺的希望和严苛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的穷不是懒惰,而是想要付出劳动却没办法得到工作的无奈和悲哀。
02 外景和自然光的大量运用,使黑白影像下的场景显得真实且自然
镜头语言方面,导演德西卡运用了很多外景和自然光,这样做的好处是显得更加真实和自然。而且扮演瑞奇的演员并不是职业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加上不夸张的演技为影片增添许多魅力。
电影中瑞奇第一天上班就被小偷骑走了他的自行车,他带着儿子和朋友一起去寻找车辆的时候,罗马的街头让观众看到了众生相。
摆摊的小贩、装卸货物的工人和路边吆喝的人,还有不作为的警察和不友好的修车工人,在这个场景中,当瑞奇的希望一次次落空,观众也能从无数辆自行车中联想到瑞奇找回车的几率很小。
无论是主题表达还是人物心理刻画方面,色彩对电影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部经典影片并没有因为黑白影像而比彩色画面逊色,黑白影像下的场景和配乐一样可以塑造人物的心理情绪和形象。
瑞奇在自行车被偷后,他在巨大的震惊中怔住了,演员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是害怕、恐惧还是空白无力。在之后的寻找中,黑白影像造就的时代特点也逐渐显露,贫富差距过大从路上稀稀拉拉的小汽车和一辆辆自行车还有马车中展现出来,上流阶层与下层民众的服装、姿态各异,像瑞奇一般的经历,每天都在发生着。
导演德西卡运用的这些拍摄技巧真实再现了罗马当时的社会现状,贫富差距过大、底层民众生活疾苦、国家机器的不作为和生存希望的渺茫,让人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也侧面反映了和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03 父与子:将贫穷和偷窃延续下去还是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
电影中有几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场是瑞奇带着儿子在教堂追逐老人询问消息、一场是瑞奇跟儿子产生矛盾后又一起去吃汉堡、一场是瑞奇在巨大的压力下决定去偷车被众人抓住。
第一个场景,瑞奇和儿子在寻找自行车的路途上,见到了偷车贼跟一个老人在交易,瑞奇急忙追出去后却发现自己再一次无法赶上,于是他带着儿子去找老人询问。警戒的老人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可怜的老人,提供不了什么建议,但瑞奇就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似得不肯放过老人。于是就出现了瑞奇大闹教堂的一幕。
教堂里正在做礼拜,人们都在寻求内心的安宁和生活的希望,但现实中瑞奇代表的穷苦大众正在为生存奔波和歇斯底里,这无疑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讽刺。
第二个场景,瑞奇寻找的老人跑掉了,焦急无奈下的瑞奇因为儿子多说了一句话而扇了他一巴掌,然后儿子就跑开了。小男孩的眼眶浸满了泪水,瑞奇在动手以后神情中也充满了懊悔和压抑。
之后,瑞奇让儿子在桥上等他,这时他听到了有人落水的消息,瑞奇担心是自己的儿子赶紧跑了过去,得知虚惊一场后,瑞奇如释重负的带儿子去吃了汉堡,可能在这个时候他明白,死亡远远比丢失的自行车重要。
第三个场景,瑞奇带着儿子走出餐厅后,去见了神婆,当他得知上午必须找到自行车的消息后,他又带着儿子开始了寻车之旅,找到偷车贼后苦于没有证据只好作罢。伤心的一大一小走在罗马的街头,忧伤的旋律响起,失意和绝望充斥着空气,就在这时,瑞奇让儿子到一旁去,自己开始在人性的底线前徘徊。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瑞奇决定去偷一辆自行车,没有经验的他刚骑上车就被失主一群人给围住,他被人推搡、被人扯住衣服,可怕的是,这一切都在儿子的眼中上演。父亲的伟岸和高大是否在这一瞬间崩塌,我们无从而知,但这一幕对儿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面对生活的重压和打击,走投无路的瑞奇选择将贫穷和偷窃延续下去,别人偷了他的自行车,他找不回来也去偷别人的自行车,但显然他没有好运气,被人当着儿子的面抓住,可是在我看来,正因为如此,瑞奇避免了一场信仰的崩塌,他可以重新选择燃起对生活的勇气。
写在最后:
《偷自行车的人》作为一部经典影片,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到当时罗马底层民众的生活现状和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少了渲染和夸张,真实显得是如此可贵。
看到最后,原来感动我的人物是那个陪爸爸找车子的小男孩,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天真、负责、诚实和善良,无论生活如何艰难,他依然把每一天都认真的度过,在我看来,他的成长就意味着希望。
标签:父与子,现实主义,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