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身体容易缺水,很容易中暑,想要顺顺利利地度过夏季就要学会一些夏季养生知识,比如喝水要慢慢喝,要多吃些苦味菜、凉性蔬菜等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夏季防暑降温的13个小常识。
1.喝水: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要喝烧开过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鲜温开水,不要喝“陈”水;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
2.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笋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3.喝一些稀释的电解质饮料: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4.多吃凉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等。
5.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丝瓜解暑祛风、化痰凉血;苦瓜祛暑清心;黄瓜中的纤维素可以排出肠道中腐败的食物,降低胆固醇;南瓜补中益气,消炎止痛。
6.留意体重变化:中暑有可能导致身体在连续几天内逐渐虚脱,所以如果出现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辐射热,通风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减缓头颈吸热的速度,特别是秃头或发量不多的人。
9.及时散热:当过于炎热的时候应该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10.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
11.慢慢地适应气温的转变:从事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12.穿浅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为透气。
13.多洗澡:帮汗水离开人体。
夏天天气热,温度高,人体适应不了这样的高温度,长时间的呆在室外的话就会引起中暑,所以我们夏天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那么夏天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呢?
今天本站就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
夏季高温容易让人体出现食欲不振、失眠、抑郁等问题,长久下去,身体健康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在夏天我们一定要做养生工作,正确的调理身体,注意清热消暑,安全度夏。
衣
穿上要尽量穿得少一些,由其是尽量减少深色素的衣服,要选择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果你是长期需要在太阳底下走的人的话,那么建议你不要穿黑色素的衣服了,因为黑色的衣服是最吸热的。
尽量穿淡色系的衣服。
食
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具有消水肿,利尿功效的食物,多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多喝汤,多吃一些如绿豆粥,荷叶粥,这类的养生粥,如果胃口实在不好的话,则可多喝些汤汤水水的,可多吃些水果,如杨梅,西瓜,这类水果对降温都有帮助的,当然了如果肠胃功能够好的话,可适当的吃些冰镇类的食物。
夏天需要及时的去补充水分,但是喝饮料是不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夏季饮料非常的多,像一些碳酸饮料,冰镇的啤酒,这些虽然能让人第一时间有降温的功效,但是过后会引起更多的水份流失,更不利于人的降温。
可以消暑的食物
绿豆——绿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热解毒之效。
绿豆汤是民间最常用的消暑与解毒良药,夏季常吃绿豆粥消暑养胃最佳。
绿豆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心、胃热盛及痈肿、丹毒等证,对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饮服绿豆,均有解救作用。
荷叶——荷叶味苦性平,其气清香,新鲜者善清夏日暑邪以化秽浊,清热解暑方中最多配用。
夏日如以鲜荷叶包《六一散》煎服,鲜荷叶包粳米蒸饭,或以鲜荷叶泡茶,均有清暑利湿之良效。
西瓜——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烦、止渴利尿之效,是夏令解暑佳品,有“天然白虎汤”之称。
凡暑热烦渴、口渴心烦、小便不利、暑热伤津及伤酒等证,均适合食用。但暑证内有寒湿者不宜进食。
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之功,对中暑、痢疾、恶疮等有防治作用。
苦瓜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苦瓜还含有一种叫“多肽-P”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降糖功效,是防治糖尿病的佳品。
苦瓜如烹调得法,淡淡苦味中带有清香,别有一番风味,是夏季大众喜欢的蔬菜。
鸭肉——鸭为水禽,其性寒凉。
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炎热的夏季,若体内有热,容易上火,表现为低热、虚弱、食少或水肿者,吃鸭肉不但能补充优质蛋白质,还有“清”与“补”的功效。
优惠券 领取
姜、醋——俗话说,“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醋不但能够调味,还有杀菌功效。此外,姜还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等作用。醋能帮助消化吸收,提高食欲。
夏季吃凉菜时,适当加姜、醋、蒜,不但清淡可口,还能预防痢疾、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热茶——茶(绿茶或花茶最适合夏季饮用)能清心利尿、解热除烦、止渴消暑。
实践证明,热茶的消暑降温功效明显超过各种冷饮。
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
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不劳汗腺散热,也无需衣着保温。
33℃—汗腺开始启动,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空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 涔汗散发蓄积的体温。
35℃——散热机制立刻反应。
这时,浅静脉扩张,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
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温。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温度。
36℃——人体“自我冷却”,一级警报温度。
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进行“自我冷却”,此时,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38℃——多脏器参与降温,二级警报温度。
一旦气温升到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均不可有丝毫松懈。
39℃——汗腺濒临衰竭,三级警报温度。
汗腺疲于工作,已经无能为力并趋于衰竭,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发的危险。
40℃——大脑顾此失彼,四级警报温度。
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以致人头昏眼花、站立不稳,这时人必须移至阴凉地方或借助空调器降温。
以上介绍了人体对高温的反映情况,希望能引起您对高温天气的重视。如果出现高温,您需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暑降温预防措施,避免高温引起的不适。
乌梅绿豆饮
【原料】乌梅25克、绿豆250克。
【做法】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
绿豆用清水洗净后放高压锅中煮,待熟后取出,加入乌梅、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清热、解渴生津之功效。此汤可代茶饮,每周服用2-3次。体质虚寒、痛风者不宜。
莲子薄荷汤
【原料】莲子250克、薄荷12克。
【做法】先将薄荷煮水备用,再将莲子加水煮熟后,加入薄荷水,兑匀,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养阴、清热、安神功效。可代茶饮,每周服用2-3次。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
芝麻山楂茶
【原料】芝麻100克、山楂10克、食盐少许。
【做法】将芝麻洗净晒干,炒熟后与山楂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可加食盐少许调味,即可服用。
【功效】此茶具有清心泄热、生津开胃功效,可代茶饮。
党参麦冬饮
【原料】党参10克、麦冬10克。
【做法】将两味放入茶杯中,滚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具有益气、生津、止渴功效。
适用于夏季气候炎热气津两亏之人。每天数次,连服3日。
莲子绿豆饮
【原料】莲子200克、绿豆150克。
【做法】将莲子与绿豆洗净后加水浸泡30分钟,再以文火煮制成饮。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健脾功效,可代茶饮。
降温佳品编辑
盐开水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
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
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茶水
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
科学分析表明,茶叶含钾较多,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
夏天骄阳似火、热气灼人,出汗多了口又渴,多饮热茶,防暑降温效果最佳。
饮热茶的好处是:
1,可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2,可生津止渴。喝热茶可刺激口腔粘膜,促进口内生津,并加速胃壁收缩,促进胃的幽门启开,使水加快流入小肠被人体吸收,满足各组织和器官的需要。
3,可抑菌消炎。茶对胃肠粘膜有收敛杀菌作用,能凝固菌体蛋白、减轻细菌的毒性,起到消炎止渴作用。
4,可强心利尿。茶碱能兴奋血管中枢,增强心、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肾小球滤过率,使尿液增多。
尿液的排出,又带走了部分热量,带来了凉爽感。
陈醋:夏季人们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如果在烹调时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浓,从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醋还能提高胃肠道的杀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饪时加入几滴醋,还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有利于人对食物中铁的吸收。
绿豆汤
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
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
有关实验表明,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苦瓜
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们视为难得的食疗佳蔬。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
蜂蜜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
《本草纲目》:“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标签:防暑降温,小常识,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