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宝被蚊虫叮咬怎么办
一、蚊虫叮咬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孩子被蚊虫叮咬后,常会出现肿胀的红疙瘩、红斑等,这些典型的皮疹为聚集或者分散的红色尖顶丘疹,往往如绿豆或者黄豆那么大,红色,伴随瘙痒,有的在中央尖顶处可出现水疱。
被蚊虫叮咬后,孩子皮肤的损伤可局限在被叮咬处,也可以产生广泛的、持续的皮疹(临床上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
根据不同的昆虫叮咬,皮炎的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
当孩子说痒时,家长需仔细查看发生的部位,可据下表所述,初步判断是被什么昆虫叮咬的,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被蚊虫叮咬后,怎样做好皮肤护理
如果孩子被蚊虫叮咬了,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瘙痒感,消除红肿,防止出现大疱、化脓等症状。
1、用碱性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冲洗干净,可以消肿止痒。
2、虫咬性皮炎属于过敏反应,无传染性。
但被虫咬后,瘙痒难忍,家长需注意不要让孩子用手去抓,以免加重过敏反应,甚至因挠破皮肤引起局部感染,加重炎症。
3、正常的清洗是必要的。
特别是夏季,如果孩子外出被蚊虫叮咬,回家后用沐浴露或者香皂给孩子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既可以避免细菌滋生,也可以减轻身上吸引蚊虫的汗味。
4、家长可以给孩子在叮咬部位擦止痒药,例如炉甘石洗剂,如果有水疱或者破损,可以外用百多邦软膏预防感染。
以上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须在家长监护下使用。
5、如果被蚊虫叮咬后,皮疹数量虽少,但反应剧烈,造成明显的周围组织红肿,建议带孩子看医生。
如果皮疹泛发,瘙痒严重,也建议看医生。
如果有明显的水疱,并伴有发烧,应警惕是否得了水痘,一定要去看医生。
三、防虫措施
1、防蟑螂、蚂蚁
在蟑螂、蚂蚁容易出没的地方,可以放一些大料、洋葱、辣椒等,利用这些物品的刺激气味达到驱虫的目的。
选择聚酯类的胶饵或物理性的粘蟑板,除蟑螂的效果好,也不易污染环境。
在管道、门框、墙角等地方,投放专门的灭蚁胶饵,可以有效消灭蚂蚁。
2、防蚊子叮咬
防蚊子叮咬,建议在室内安装纱窗、纱门和蚊帐,这对儿童最安全、有效。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免去草丛附近、树林(树底下)、潮湿的地方(如湿地、河边等)玩耍,若要去,可以事先涂抹驱蚊用品或穿长衣长裤减少裸露部位。
杀灭蚊虫这类飞虫,最好使用电蚊拍,尽量不要直接用手拍,这样可以避免拍死的蚊虫及其毒液直接接触皮肤。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挑选驱蚊产品时要选适合儿童的、安全有保障的,使用前最好先在手腕内侧皮肤局部试用三天,以防过敏反应发生。
2防蚊工作需从日常保护做起
天气渐热,烦人的蚊子又重出江湖了,尤其喜欢盯着宝宝嫩嫩的肌肤“下口”,一咬一个包,遇上过敏性体质的孩子,被叮咬后症状较重,又红又肿,看着就叫人心疼。
为了宝宝免受蚊子的攻击,父母要及时掌握为宝宝防蚊驱蚊的窍门,选对驱蚊产品,做对防蚊措施,让宝宝安然度夏。
防蚊工作需从日常保护做起
清理家中角角落落可能积水的地方
盆栽植物托盘中的积水容易成为蚊子繁衍的温床,需要定时清理。水盆(如鱼缸、花瓶、花盆的底盘、水槽、饮水机的水盘、宠物的饮水器皿、树洞树叶等)也容易成为蚊蝇繁衍的温床,需要定期换水。
保持家中其他容器的干燥,孑孓(幼虫)离开水便会死亡。
为宝宝勤洗澡、勤换衣
与成人相比,宝宝的冷热调节能力较弱,夏天更易出汗,而汗液对蚊子相当有吸引力,因此夏季应注意给宝宝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出汗时应及时擦干。
添置蚊帐
蚊帐虽然听起来是个比较古老的物品,但却是物理防蚊中最好用的方法,不但对宝宝身体没有危害,还非常有效。
外出试试给宝宝的推车装个小风扇
夹式充电小风扇可以夹在婴儿推车上,驱赶靠近宝宝的蚊虫,效果不错!爸爸妈妈们不妨试试。
注意小风扇方向要朝外,不要对着宝宝吹。
外出时选择透气长袖长裤
如果要去公园或者绿化比较多的户外,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选择几套棉麻的长袖长裤,一来防晒,二来被保护起来的地方就不用再涂抹太多防蚊产品,做到安心又安全。
房间安装橘红色灯泡
由于蚊子害怕橘红色的光线,所以能产生很好的驱蚊效果,但灯光不应太亮,以免影响到宝宝睡眠。
3选择最适合的防蚊产品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问:一些离谱的产品我们坚决不用了,但是刚才提到的菊酯和避蚊胺,又是什么呢?
给宝宝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真的安全吗?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几个知识点:
• 避蚊胺(DEET)
1946 年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研制的广谱驱避剂,1957 年在美国环保局(USEPA)登记注册开始民用,至今已60 余年。
加拿大卫生部建议6个月前的宝宝不要使用,2岁以下每天使用不能超过一次,2~12岁只能使用DEET浓度小于10%的产品,每天使用不能超过3次。
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避蚊胺是公认的效果最好,且研究和应用最广,安全的。但它也有缺点——外用易引起过敏。
如果家里宝宝容易过敏,要慎用。
• 驱蚊酯
驱蚊酯比避蚊胺更安全,10%-20%浓度之间,同浓度的驱蚊酯和避蚊胺效果不相上下。
2个月以下的宝宝禁用,2个月以上的宝宝可选用。
• 菊酯
菊酯是灭蚊产品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能够有效杀死蚊蝇的农药,主要是通过攻击神经系统来达到麻痹、灭杀蚊虫的目的。
如果吸收进入体内会被迅速代谢分解,因此理论上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接触大量“菊酯”,仍可能出现暂时性中毒症状。
• 埃卡瑞丁(Icaridin/Picaridin,又称派卡瑞丁)
驱蚊时长3~8小时,安全性高,不易引起过敏,6个月以下的宝宝禁用。
• 柠檬桉叶油(Eucalyptusoil,或其中的有效成分PMD)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的驱蚊成分中唯一一种天然植物成分。
在驱蚊这件事情上,“天然”可真不是“有效”的代名词,尽管如天竺葵(驱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植物油都可能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但因为挥发性高,保护时间通常都很短,需要反复涂抹才行。
4宝宝被蚊虫叮咬如何处理
最近全国多地山花烂漫,不少家长都会带着宝宝去踏青郊游。
不过,带宝宝到户外玩耍的妈妈要注意了,户外的蚊子、吸血蝇、虱子、蜜蜂等小虫特别多,一不小心,宝宝就被这些蚊虫叮咬了。被蚊虫叮咬会引起发痒、微小刺痛,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宝宝防蚊虫有何好方法?
一般来说,宝宝被蚊虫叮咬会出现这些症状:小的红色肿块,中间有小的刺点;叮咬局部局域的红肿;痒及疼痛等。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
宝宝被虫叮后,如果伤口上有刺,要用你的指甲盖或信用卡之类的硬卡片把刺刮掉。
如果用手指或镊子把刺拔出来,可能把更多的毒液挤进宝宝体内。
用肥皂和清水给宝宝彻底洗净伤口,你可以用冰块、炉甘石洗剂或小苏打和水混合在一起的糊来缓解肿胀和刺痒。
用毛巾沾湿冷水对叮咬部位进行冷敷,可以把沾湿水的毛巾放入冰箱冻一会再冷敷,或按压叮咬处;
如果宝宝是被马蜂叮了,能看到叮入宝宝体内的刺,家长可以轻轻的用指甲或信用卡或其它类似的卡片把刺从宝宝皮肤挑出来,以避免体内继续积累毒素;千万不要挤压叮咬处,以免更多的毒素进入宝宝体内;
剪短宝宝指甲避免宝宝抓搔引起的抓伤。
进入夏季,蚊虫滋生,许多宝宝都会有过蚊虫叮咬的经历,尽管蚊虫叮咬多不严重,一般在2~3天内会自行好转,但有的蚊虫叮咬也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有时也会危及生命,那么要如何防止宝宝被蚊虫叮咬呢?
当宝宝外出玩时,特别是晚上,尽量让宝宝穿轻薄的长衫和长裤,以减少宝宝的皮肤暴露;
避免给宝宝穿颜色过于鲜艳或有花样图案的衣服,因为容易招引蚊虫;
尽量不要给宝宝用香皂,香波或其它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因这些容易招引来蚊虫;
告诉宝宝不要去捅马蜂窝或其它蚊虫的巢,如有马蜂或蜜蜂在附近,让宝宝镇定的慢慢的走开,尽量不要挥动手臂,这样马蜂或蜜蜂会以为受到威胁而去叮咬宝宝;
家中室内尽量不要放食物或饮料,特别是含甜味的,最好把这些食品放入冰箱,因这些食物也会招引蚊虫;
给宝宝用些驱蚊虫的药,这些驱蚊虫的药一般含有驱蚊胺(DEET),但在买这些驱虫药之前,一定要咨询下这些药您的宝宝能不能用及如何正确使用。
5如何帮宝宝防蚊虫
宝宝肌肤娇嫩,抵抗能力差,蚊香点燃后有烟雾,对宝宝的眼睛和呼吸道会产生刺激作用。
安全的蚊香加工精细,燃点时间在7~8小时左右,容易折断或者达不到燃点时间就中途就熄灭的蚊香多是劣质蚊香。
有毒的蚊香在打开包装和燃点过程中,会有股樟脑丸的味道,闻久了会头晕,燃烧时有绿色的火焰并冒黑烟。
妈妈一定要认真挑选,使用蚊香时也不宜把蚊香放在离宝宝的床太近的地方。
驱蚊水直接涂在宝宝的皮肤上,宝宝的小嘴不小心碰到,难免会产生不良影响,或者引起宝宝皮肤过敏。
可以在宝宝洗澡时在大盆里滴上适量花露水,使宝宝洗澡后肌肤上留有花露水的味道,对驱散蚊虫也有一定功效。
电蚊香是比较合适的灭蚊用品,但妈妈在选购电蚊香片时,一定要查看它们的配方,好的电蚊香片采用的是高纯度的菊脂,无气味,刺激性极小。
室内不留清洁死角
室内清洁卫生要定期打扫,不留卫生死角。
厨房放冰箱、洗衣机的角落要定期清洁,卧室的床底、柜子后面也是容易忽视的清洁死角,卫生间的角落更要细心打扫,不给蚊虫以藏身繁衍之地。
多开窗通风也是必要的,以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但是开窗通风时不要忘记用纱窗做屏障,防止各种蚊虫飞入。
在做好卫生间角落等房间死角的清洁后可以定期喷洒杀蚊虫的药剂,但最好是小孩不在的时候喷洒,喷洒半小时后注意通风。
夜晚给孩子配顶蚊帐
尽管爸爸妈妈层层设防,也难免会有一两个蚊子在室内兴风作浪。
宝宝的皮肤薄嫩,是蚊子第一个攻击的目标。
为了让他享受酣畅的睡眠,可以给他的小床配上一盏透气性较好的蚊帐。
蚊帐是很好的防蚊工具,但宝宝睡觉爱活动,如果小胳膊、小腿、小脸挨着蚊帐,蚊子会通过蚊帐的空隙叮咬宝宝,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小 床的四周挡上一层高度约30~50厘米的薄布。
如果是傍晚外出散步,不要在河边、湖边、溪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逗留太久,这些地方会有较多的蚊子。
如果是带宝贝外出郊游,露营时一定要准备蚊帐,最好带上其他驱蚊器,需要通电的器具在外出前确保带够电池或充足电。
标签:叮咬,蚊虫,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