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百问>百科问答>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3-08-31 16:02:32 编辑:join 浏览量:611

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王生龙[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与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方法对1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眼底荧光造影和尿微量白蛋白及相关指标测定,计算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并对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初诊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为34.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15.4%,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13.4%。

(2)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3)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收缩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微血管病变患病率,应强化对血压、血糖、血脂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以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病率;危险因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总结分析,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提供临床依据参考。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0年2月至2006年4月在我院住院,既往无糖尿病病史,首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诊断和分型符合1999年WHO标准;年龄>40岁;排除确诊糖尿病时已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外周血管病变、高血压肾损伤、及肝肾功能异常者。入选病例12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44例;年龄52.20岁±11.80岁,受检者之间无亲缘关系。

1.2方法1.2.1统计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身高、体重、腰围、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血压。1.2.2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非同一日测定三次UAER,取其均值。1.2.3微血管病变诊断标准:

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依据198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诊断分期标准,请眼科会诊散瞳后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结合眼底荧关造影确定有背景病变(BDR:眼底血管瘤、出血、渗出)或增殖病变(PDR:玻璃体出血、眼底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者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符合以上诊断者合并计算患病率。

②糖尿病肾病:(DN):排除发热、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因素,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者测定非同日三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取其均值,UAER≥20ug/min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③糖尿病神经病变(DUP):对所有病人行肌电图检查。排除非糖尿病性神经疾患,不论有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采取MEM_102K型电生理仪,室温25℃,以表面电极刺激,记录上下肢各神经F波传导速度(FW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肌电图检查提示其中一条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即定义为DUP。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结果均以均数±平均差()表示,应用SPSS12软件包进行分析。各种危险因素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为34.6%,其中男性38.8%,女性37.5%,男女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15.4%,其中男性12.7%,女性26.4%,女性高于男性,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13.4%,其中男性13.6%,女性20.8%,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分别以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为应变量,以其余个因素为自变量行二分值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收缩压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为糖尿病患视网膜病变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5、0.04

1、0.016;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为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6、0.04

2、0.028、0.019、0.025、0.012、0.018。而本研究中未发现初发2型糖尿病肾病独立危险因素。3讨论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相关的微血管病变多发生在糖尿病病程数年至十数年之后。可能因部分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确切病程难以明确,因此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比例的微血管病变。本总结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为15.4%。血糖水平与DR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HbAIc水平高于12%者发生DR的可能性是低于12%者的3.2倍。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为DR的重要危险因素。高收缩压改变视网膜血管的血流动力学,造成局部微循环的高灌注和渗出增加,从而协同加重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相比对氧的亲和力较高,且不易与氧分离,妨碍其向组织扩散。HbAIc升高时视网膜组织缺氧,极易发生病变。UKPDS研究显示随着HbAIc的降低DR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病理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可出现滋养神经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玻璃样变性,一般认为神经纤维的肿胀、变性,以致萎缩、脱髓鞘的发生与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高血糖激活多元醇代谢旁路的醛糖还原酶,诱导其mRNA的表达使多元醇旁路增加,导致山梨醇的大量积聚,细胞内渗透压上升,钠水潴留,发生渗透性损伤,使神经传导发生障碍。慢性高血糖代谢异常所致的糖毒作用、氧化激酶、蛋白激酶C活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山梨醇旁路激活等可导致或加据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异常,NO、IGF-1VWF等众多因素参与其致病。本研究发现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HbAIc为糖尿病神经病变重要危险因素。本总结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病患者糖尿病的肾病率为13.4%。肾小球内跨毛细血管膜压力(glomerularcapillarypres-sure)失衡、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是DN发生的关键步骤。一般认为,年龄、病程、BMI、收缩压、FBS、HbAIc、胆固醇、甘油三酯为DN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在初诊的病人中未得出类似结论,可能与本组病人病程较短有关。糖尿病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可能本组病人的关键致病因素的作用尚未完全显现。性别对糖尿病的发生及血管病变的进展有一定影响。内皮功能异常是血管病变的使动因素,非糖尿病患者的雌性激素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2型糖尿病对抗了绝经前女性内皮功能的性别优势,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于出现血管病变。本研究发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部分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在性别间存在差异,DR、DN的患病率均是女性高于男性,并存在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DR、DN的患病率在性别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不明,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存在一定的微血管病变患病率,部分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有性别差异。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及HbAIc、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达标有利于延缓或阻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参考文献

NazimekB,MoczulskiD,GrzeszczakW.Riskofmacrovascu-larandmicrovascularcomplicationsinType2diabetes:resultsoflongi-tudinalstudydesign.JDiabetesComplications,2002,16:271-276.

回园敕,2型糖尿病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5:1190-1192。

陈景珠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51-2653.

王吉耀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69-992.

施爱群,2型糖尿病病程于视网膜病变关系的探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15:351-356。

标签:初诊,微血管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answer/33348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