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的意思是: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以此类推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善于推论,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能够由此知彼。
1、拼音:jǔ yī fǎn sān
2、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3、解释:反:类推,推州没及,推论。
4、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5、反义孙好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6、出处:春秋·孔子《论语·第七章·述而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翻译:教给学生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册凯纳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扩展资料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论语·雍也》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孔子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举一反三
标签: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