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貌似这段时间很多人需要这样的文孝没章。 正好,我近来一时所感,写了一篇关于清明的散文。 以供参考。发表在我空间里。 我们这一代人,扫墓已变成一道程序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一句被人传送数百年的名句。今年的清明节放三日假,如山东大叔所说,现在国家开始重视清明这些传统的节日了。因此很多人趁着这个假期回去扫墓,以及跟家人团聚一堂。 清明还没有到来,已经看到了天气预报所测:广东在这几天内会有一股冷空气到来,带来雨水。那么看来估计这个清明又粗慎尘会在雨纷纷的天气下度过。说来古人也很聪明,始终把这个日子定在雨纷纷下。起码从小到大,没有哪几个清明是晴空霹雳的。 今天同友人一起吃饭,不时提及到清明。简短的几句,对于我来说,现在扫墓居然被我论断为一道程序。 人就是这样,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鄂然发现身边的既是平时所最不容易察觉的。只是平时习惯了把生活当成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却忘记生活也是由很多场短跑组成。 已经是好几年没有去扫墓,读书的时候是读书,不知道以后工作的时候是不是工作呢? 记得我们是有三个地方需要扫墓的,都是在山的某处,如果叫我独自去寻找的话,估计凭借零散的记忆最多只能找到一个地方。 循例地去到墓前,锄草,挖沟,整理,拜祖先,吃东西,留下一些蛋壳和甘蔗渣就完成任务。这是记忆中最后几次去扫墓的过程。 看到这个景象不禁令人回味童时。童时的每一次扫墓都是一次家族的郊游。 那个时候家里的人比较多,扫墓前几天家里就准备好了扫墓需要的东西,而且还亲自做了一些糕点。每一次的队伍都是庞大的,而且每一个人的手里都提着东西。上山清理好墓后,做完正经事后,郊游就开始了。印象中,那里是一片片翠绿的竹树,大人们在绿荫下休憩,吃一些糕点,烧猪,鸭蛋等等。而我们则在附近树丛中探险,上课的《自然》需要一些竹子做压力的实验,便狠狠地用小刀把竹子锯了下来,可谓是艰苦万分,花费时间之长,后来既然竹子太粗而不能用,可惜可惜。有时候就把在路上发现的蚂蚁窝,蛇窝,老鼠窝的洞口用沙子石头全部狠狠地一个不漏地封掉,还为自己的为名除害骄傲一翻。或者自己拣几颗漂亮的鹅卵石当成宝贝地藏起来,生怕其他人发现。竹树荫下,笑声不断,大家在互相闲聊,把平时生活的压力一概卸去,是多么乐也的事情。因此一年一次的扫墓一度成为我期盼的全家郊游。 而后来,工作的人去工作了,读书的人去读书了,移民的移民了,苍老的人苍老了,只剩下寥寥可数的几个人。如今,昔日的一个布满树荫翠绿的山头已经被开拓,光颓颓地黄色的泥土,山头一望而尽,并不用找什么路。一棵棵矮小的果树树苗不知道何时能长成一片翠绿。 即使长大了也不能恢复原来的样貌了,岩禅只能默默地寄望下一代,并且要从这一代做起。
标签:记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