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大腔戏,福建省永安市传统地方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而后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随着熊姓家族部分成员向周边地区的迁徙,大腔戏传播到大田、尤溪、沙县等地。永安大腔戏的声腔字多腔少,粗犷高亢,朴素平直。
2006年5月20日,永安大腔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编号Ⅳ-10。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村镇建设规划站获得永安大腔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想要了解更多“永安大腔戏”的信息,请点击:永安大腔戏百科
标签:永安大腔戏,大腔戏,永安,历史渊源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answer/8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