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是迦太基著名的军事统帅,西方四大军事家之一,仅次于亚历山大大帝,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公元前221年担任西班牙的迦太基统帅,在三年后的第二次布匿战争神兵天降,击败不可一世的罗马。当然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见惯了历史上如云的将星,各种经典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可能对汉尼拔并不是很感冒。但是在西方世界的战争观念里,汉尼拔几乎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但是更加迷人的,是这位军神最后的失败之谜。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绕道罗马的背后,突然神兵天降,让整个罗马陷入一片惶恐之中。随后汉尼拔率领大军直接逼近意大利中南部,经过特拉西梅诺湖会战、坎尼会战等战役之后,把罗马逼入绝境,就差一点汉尼拔就可以实现征服罗马的梦想。
但是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罗马为了避免亡国危机,改变了战争策略。不再组织大规模军团与汉尼拔正面冲突,而是实施焦土战略,打起了游击战。他们切断了汉尼拔的军需补给,搜集各种情报,不断袭扰汉尼拔军团。逐渐夺回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要塞,直到14年后罗马人已经可以入侵迦太基本土,把汉尼拔逼到非洲,16年后的公元前202年,罗马名将大西庇阿在扎马战役大败汉尼拔。
战争结束之后,汉尼拔成为迦太基的行政官,致力于恢复迦太基的战争创伤。但是罗马人怎么可能放过汉尼拔这个让他们痛苦了十几年的家伙,非得逼着迦太基政府驱逐汉尼拔。没办法汉尼拔只能远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没想到几年之后塞琉西王国也被罗马击败。汉尼拔继续向东逃往,但是罗马仍然紧追不舍的追杀,汉尼拔在万般无奈之下与公元前183年服毒自尽。
美国著名的作家维克托·戴维斯·汉森代表作《杀戮与文化》当中详细描述了关于这场战争的细节,和对于战争双方军队的详细介绍。书中的观点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是因为当时的共和制罗马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经过两百年的激烈斗争,矛盾得到了缓和,已经达成了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公民性质的平民成为罗马军团的主要力量,而公民兵是所有军事力量当中最有战斗力的。以战略优胜的汉尼拔可以无数次的击败罗马的军团,但是只要还有一个罗马人没有被杀光,罗马的军事力量就存在。
虽然汉尼拔的军事才能出类拔萃,但是当时的迦太基国力无法与罗马抗衡。迦太基内部存在地主和商人两大集团,并且矛盾重重。大后方这两个集团相互倾轧,你想在前线征战的汉尼拔能有多少好日子过,不但兵源补给不能按时送达,还经常送来各种附带了各自利益的消息和命令。
综上所述了,就算你再给汉尼拔一次机会,他也不可能征服罗马,就算他是西方战略之父。
标签:汉尼拔,之父,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