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开始摸索记忆方法。 一九八七年编写《中国历史记忆丛书》 一九八八年结合教学举办科学记忆专题讲座。 一九九零年任高中毕业班辅导教师。 一九九三年获“新疆基尼斯记忆擂主”称号。 一九九四年六月七曰《中央电视台》 “东方时空” 对其进行专题报进;同年获“中国基尼斯记忆擂主”称号,并被《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 九五年《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第41、42、43期对其记忆数字、扑克牌及几十个人讲的词语进行“记忆绝活”专题系列报道,轰动国内外。之后,他应邀参加了43届世乒赛、广东首届文学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少林国际武术节等活动并即兴表演。《福建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杭州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 1998年 4 月9 日《中国教育报》“生活周刊”栏目整版报道了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等十八家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关牧林现场讲座,创下了高一学生记忆高三英语第二课48个单词,用时1分2 7 秒的惊人纪录,现场提问,学生对答如流,且记后不易忘记。其独特的记单词方法及不同凡响的讲座效果,一夜之间轰动教育界。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反映特别强烈,一周后《中国教育报》又推出“告读者书”。《扬子晚报》、《辽宁青年》、《天津日报》、《今晚报》、《新用人物报》、 《青年导报》、《教育时报》、《钱江晚报》、《河南画报》、《大河报》等多家报刊也先后进行长篇报道。 1999年,关牧林总结出记忆英语单词“四字万能记忆法”,独自闯入了至今为止国人无涉足的“记忆禁区”。六月入选《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2000年,关牧林伏案书写出“初中单词三日毕” 和“高中单词三日毕”。 首次提出了中学生记忆三年英语单词只需三天的“新千年记忆神话”。2001年,获《中央电视台》“飞龙奖”。同时他奔赴北京。开辟记忆事业新天地。2002年元月八日,在海淀区中关村国家高新科技园挂牌成立“北京牧林记忆研究中心 在吉尼斯上海总部设立的“天下第一擂台”上,一位貌不惊人的打工仔仅用90秒就记下了100位无规则的阿拉伯数字,且能正背、倒背、点背,摘走了“吉尼斯记忆擂主”的桂冠。 ——一位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打工仔的人生传奇 2003年4月,河南省郑州市一所学校的礼堂里坐满了学生,这里正在举办一次关于记忆的讲座。 “记忆是一个神奇的王国,古今中外都有记忆奇人:三国时的张松只听了一遍,就能背诵曹操尚未公开的《孟德新书》;东汉时的蔡文姬靠记忆写出了其父失传的400余篇作品;台湾女作家三毛能背下《红楼梦》全文;拿破仑能记住自己统帅的每个士兵的名字……”台上演讲者精彩的开场白,很快就将听众吸引住了。 “如果看到一个圆,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演讲者开始提问,台下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这是记忆的一种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联想就像一把钩子,能将要记住的东西一个个挂起来。联想又分为相关、相反、借代、串联等多种方法……” 演讲者说完,在黑板上写下了高山、纸篓、桌子、电话、火焰、鸽子等数十个词语。 “这些词如果要死记硬背,确实很难,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却不难,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联想:高山上有个纸篓掉到桌子上,碰翻了电话,燃起了火焰,吓飞了鸽子……下面请同学们展开联想,看谁能背下这些词语。”演讲者盯住了手腕上的表。 仅仅32秒钟之后,一位学生举手上台,用联想的方法背下了黑板上的数十个词语,台下顿时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是有着“记忆奇人”美誉的关牧林进行记忆方法讲座时的情景。 谁能想到,仅仅在几年前,这位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吉尼斯记忆擂主”,还是一个走投无路的打工仔。而现在,他的身份是国内首家记忆专业研究机构的董事长,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轿车和别墅。 学生时代就开始“著书立说”的歪才 关牧林今年才37岁,却已经用双腿走出了精彩的人生。 他本名叫乔建柱,出生于河南南阳市新野县歪子乡一个普通农家里。因为是惟一的男孩,抱着希望他成为家中的顶梁柱的朴素愿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父母经常耳提面命地教育小建柱,要好好上学,多学点书本上的东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学龄时代的小建柱在学习上便比别的孩子多动了几分脑子。令父母失望的是小建柱虽然十分聪明好学,却没有按照父母设计的人生轨迹去走,而是渐渐地成了一个“歪才”。特别是进入高中之后,乔建柱的“歪才”表现得越来越邪乎。 高中一年级时的一堂普通的数学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将圆周率记住,就启发说圆周率3.1415926535897,可用谐音读作“山巅一寺一壶酒,儿留我,劝我把酒吃”。当时,这种利用谐音记忆的方法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很多人只是用此法记住了圆周率,乔建柱却从中发现了“新大陆”——枯燥的数字竟然能用这么有趣的方法去记呀!爱动脑筋的他开始琢磨如何用有效的方法来记住书本上的那些索然无味的数据、历史事件、人物等等。 从此,只要看到数字,不管是公路上的里程牌、汽车站上的路程表还是书本上的数学题,乔建柱是见数必背,能记下的数字从几位、十几位增加到几十位。 这种对记忆的兴趣逐渐发展到“走火入魔”的程度:一节化学课上,他请同学写下了100位数字,然后,一门心思记这些数,至于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他全然不知。下课后,他竟然背下了这100位数字。 久而久之,身为学生的乔建柱将大量精力都用在了研究记忆上,没心思去做堆积如山的习题以应对高考,却将历史课本背得烂熟于心,连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哪一次缴了敌人多少支枪都记得分毫不差。历史课本上的历史年代多、人物及事件比较复杂,如何去记忆呢?乔建柱研究出了一种将历史知识编成小故事记忆的方法,这样可以将厚厚的历史课本“浓缩”下来。 后来,无心上学的乔建柱干脆托人在医院开了张“神经衰弱,需要休息”的假证明,躲进一位同学家,开始为自己研究的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著书立说”。半年后,他写出了一套4本达数万言的《中国历史记忆丛书》。为了将自己的心血变成铅字,他借来400元钱,找到一家小印刷厂,将其中的一本书印了5000册。随后,他跑到邻近的学校推销自己的作品,虽然卖出了一部分,最后算算账还是赔得很惨,但乔建柱却觉得很满足。 荒废了学业的乔建柱没能挤上高考的独木桥,这让他挨了父母的不少棍棒,他的老师也很是惋惜:“多好的一棵苗儿呀!只可惜是个歪才,聪明劲没用在正地方……” 西部淘金,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处境 回乡务农的乔建柱并没有多少失落感,他满怀信心地去推广自己研究出来的记忆方法,希望以此为业,混口饭吃。他回到自己曾就读的学校,要求向学生传授他的记忆方法,学校的态度却很冷淡,一位学生还当着众人的面叫嚷:“我认识他,俺俩一个村的,他没什么能耐,大家别信他那一套。” 吃了闭门羹的乔建柱又毛遂自荐,找到县里的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求给予支持,得到的依旧是怀疑、白眼和冷嘲热讽。 无奈之下,1988年,书生气十足的乔建柱干起了赔本买卖,从银行贷了4000元钱,四处张贴广告:免费培训记忆人才,且包吃包住。想以此换取人们的理解和认可。虽然课上得很成功,钱却没赚一分,反而背上了几千元的债务。 如此一来,乔建柱成了乡亲们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并未气馁的他于1989年春节时写了一副字大如斗的对联贴在家门口自勉:“三十年河东转河西,二十载人后站人前。”此举惹得乡亲们笑掉了大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个人不是脑子有毛病吧?栽了跟头还不服输,还在那儿吹牛呢!”…… 有道是“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生存问题已不容回避地摆在了乔建柱面前。就在这时,中国大地上涌起了一股民工潮,现实逼迫着乔建柱不得不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打工生活。他做过车站货场的搬运工,当过建筑工地上的泥水匠,干过餐馆的小伙计……一个月辛辛苦苦地熬下来,除去吃喝花销,工资常常所剩无几。 成为打工仔的乔建柱并不安心过毫无保障的打工生活,他时时都在寻找着创业的机会,以图实现自己“河东转河西,人后站人前”的雄心壮志。1991年,听别人说新疆的钱好挣,抱着“树挪死,人挪活”的想法,乔建柱决定去新疆碰碰运气。在西去的列车上,他为自己改名为关牧林,用意是希望把属羊的自己,放牧到关外的树林里,让肥美的水草养育自己。 到达新疆哈密时,借来的300元钱已所剩无几。“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不了解情况,关牧林到达时,当地已经涌入了大量的打工仔,街头随处可见扛着铺盖卷儿,茫然地立于马路边等活儿的民工。 四处奔波地找了一天活儿却毫无收获,回到3块钱一天的旅社里,已一整天没吃东西的关牧林正饿得头晕眼花之时,服务员又来催要住宿费…… 西部淘金的第一步,便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怎么办?思来想去,关牧林觉得惟一的办法就是缓交住宿费,但人生地不熟的,怎么才能让人家相信自己呢?关牧林突然急中生智,让服务员写下多组电话号码,他很快就将其背诵了下来。服务员对此很佩服,他就将自己的记忆方法传授给了服务员,以此取得了对方的信任。服务员觉得这种有知识的人不会赖账,不仅答应他可以缓交住宿费,还借给他20元钱。拿着借来的钱,关牧林马上跑到街上要了10块钱的新疆手抓饭狼吞虎咽起来…… 关键时刻,还是记忆方法救了自己。此事使关牧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学生时代燃起的探索记忆王国奥秘的激情,就如一座休眠的火山又被激活了一样,重新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起来。他决定不再去茫然地找活儿了,而是在新疆推广自己的记忆方法,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处境。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关牧林几乎跑遍了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为了节约开支,他专门找最便宜的旅社投宿,旅途中以干馍充饥,更舍不得买饮料喝,到了旅社再喝开水解渴。在新疆阿尔泰,当地零下30多度的寒流冻坏了他的鼻子。有时为了省钱,他不得不搭乘拖拉机赶路,剧烈的颠簸将肠子都震疼了…… 没有学历证明、没有名气、没有熟人介绍,几乎一无所有的关牧林要想让别人信任自己,靠的只有自己的记忆方法。因此他不断研究、改进自己的记忆方法,迎接挑战。 一次,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所中学讲课时,一位老师有意要考考关牧林,带着几名学生在黑板上写满了名词、公式和英语字母,要求他在半小时内背下来。如此繁杂的内容混在一起,背诵的难度相当大,第一次遭遇这种场面的关牧林心中不免敲起鼓来。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决心背水一战…… 14分钟后,当关牧林完整无误地背下了黑板上的内容后,师生们不由得欢呼雀跃,眼神由怀疑转变为无比敬佩。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思路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出路。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关牧林一直深信不疑的这句话终于在生活中得到了验证。 1993年夏季的一天,来到新疆乌鲁木齐的关牧林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着。炙热的骄阳逼着他迈进了一间开着空调的临街房中避暑,此处是乌鲁木齐电视台的广告部。 得知来客并非是广告客户,主人脸上写满了不悦。恰在此时,一辆三轮车撞上了广告部停在门外的轿车,骑车人想溜,关牧林出门拦住了肇事者……事后,广告部的人不由得对这位正直的小伙子刮目相看,同他攀谈起来,关牧林将自己的情况如实相告。得知关牧林身怀记忆绝活,此人眼前一亮:“我们电视台有个叫《新疆吉尼斯》的节目,正需要你这样的人去表演节目,你何不去露一手儿?” 1993年6月7日,在乌鲁木齐电视台举办的《新疆吉尼斯》节目中,关牧林以1分钟内记下40位无规则数字并正背、倒背一遍,同时当场复述30名观众说出的词语的精彩表演,在新疆引起了轰动,获得了“新疆吉尼斯快速记忆擂主”的称号和证书。 就这样,偶然的一次机会,使关牧林一举成名,身价倍增。原来他在新疆各地讲课每场收费20元却鲜有人问津,成为新疆吉尼斯擂主后,他的讲课费猛增到每场200元仍十分抢手。 关牧林的记忆绝活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993年底,关牧林回到家乡,传授他的记忆方法,一时间听众如云。有一次在南阳一家剧院授课时,仅能容纳1500人的剧场里涌进2000多名学生,把窗玻璃都给挤破了。有的家长甚至开出了高价,请关牧林到家中给孩子上一课…… 1994年4月,关牧林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吉尼斯上海总部开设的“天下第一擂台”上有很多人前去献绝活,有1分钟跳了316下的跳绳能手,有一刀削下4米长的苹果皮的削苹果大王,有喷水断砖的气功师,有吃电视机的铁嘴人……看了这条消息后,关牧林也来到上海挑战吉尼斯纪录。在吉尼斯总部设立的“天下第一擂台”上,他以90秒内记下100位无规则的阿拉伯数字,并正背、点背、倒背的惊人成绩,成为吉尼斯快速记忆记录第一人,同时被聘为“吉尼斯纪录名人表演团”成员,在国内巡回演出。 1995年,关牧林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曲苑杂谈》连续做了3期记忆数字、扑克牌及词语等“过目不忘”绝活表演,一时轰动国内外。在演播现场,任意挑选的30名观众每人随意说句话,不到1分钟他就记住了;将6副共324张扑克牌洗乱念一遍后,不到3分钟他就将每张牌的花色、数字和顺序无一差错地背了下来…… 这时,南阳一家国有企业慧眼识珠,招聘关牧林任秘书,并为其全家解决了户口和住房。然而,关牧林并不安于现状,1997年,在亲友们的一片反对声中,关牧林毅然辞职来到河南省会郑州市发展自己的记忆事业。2002年,他又在北京成立了国内首家记忆专业研究机构“北京牧林记忆研究中心”。近年来,关牧林研究出了谐音、形象化、人格化、分组串联、以旧寓新、以简记繁等多种记忆方法,其研究的英语单词“四字万能记忆法”,闯入了国人无人涉足的“记忆禁区”,用该方法中学生最快可在3天内记下3册英语课本的英语单词。 2003年2月,一位自称“亚洲记忆大师”的美籍华人戴维斯来到北京,在网上推介他的记忆方法。关牧林闻讯在对方的网上留言板上两次发出了挑战书,“请先生指定任意的时间、地点和观众,就你我的个人表演能力及授课效果,予以较量”。然而,戴维斯却一直未能应战。 如今,关牧林可谓是功成名就,但他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对记者说:“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不能掌握一定知识的人将被时代所淘汰,我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用自己的知识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科学研究表明,人脑蕴藏着巨大的记忆潜能,一个正常的大脑发挥一半的能力,就能轻而易举地学会49种语言和10所大学的课程。我对记忆王国奥秘的探索其实才刚刚开始!”
标签:关牧林,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