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①古称笠泽。又名松陵江。即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晋顾夷 《吴地记》、庾阐 《扬都赋注》 与唐张守节 《史记正义》 等,皆以此为 《尚书·禹贡》三江之一。《后汉书·左慈传》: 曹操曰: “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 李贤注: “松江在苏州东南,首受太湖。” 《通典》、《元和志》 吴县下皆有松江。北宋郏亶、单锷等水利书中 “松江”、“吴淞江” 已并称,“吴淞江” 或作 “吴松江”。元、明以后习称吴淞江,松江之名遂废。
②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71眉州: 松江 “在州城东南。自蜀江分派,西南流绕州城,与醴泉江合,复入蜀江。江中有哭王滩。孟泉降宋入朝,国人哭送之于此,因名”。
(1)古水名。即今江苏、上海两省市境内之吴淞江。吴韦昭(《国语·越语》注)、晋郭璞(《水经注·沔水》引)、顾夷(《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吴地记》)、庾阐(《水经注·沔水》引《扬都赋》)皆以为“三江”之一。《后汉书·左慈传》“所少吴松江鲈鱼耳”,《陈书·侯瑱传》“与(侯)景战于吴松江”,此“吴松江”犹言吴地之松江,不是说江名叫吴松江。《通典》、《元和郡县志》吴县下皆有“松江”。北宋郏亶、郏乔、单锷等水利书中“松江”、“吴淞江”两名已并见,“吴淞江”或作“吴松江”。元、明以后习称吴淞江,松江之名遂废。(2)集镇名。在吉林省抚松县西部。松江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980。1936年建屯,名三道庙岭。1946年以附近松江河改今名。产人参。抚长公路经此。
松江的解释 吴淞江 的古称。 唐 陆广微 吴地记:“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泽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松江:“ 唐 人诗文称 松江 者,即今 吴江县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经 吴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县 合 黄浦 入海,亦名 吴松江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娄江 ,一曰 东江
松的字典解释 松 (②松④鬆) sōng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
江的字典解释 江 jiāng 大河的通称:江山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南鲤鱼桥。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鲤鱼桥 “在县东南。闻见录:鲤鱼桥东接婺源县界”。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鲤鱼桥汛。
标签: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