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百问>百科知识>路志正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学习心得

路志正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学习心得

2023-07-17 18:14:28 编辑:join 浏览量:594

路志正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学习心得

路志正教授辨治胸痹心痛经验学习心得王振涛杨凤鸣(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11)摘要路志正教授医术精湛,擅长中医内科、针灸,辨治胸痹心痛亦经验颇丰,其从脾胃、肾、肝、营卫等辨治胸痹心痛,特点鲜明、辨治精当、卓有成效。

路老认为:胸痹之临证,不宜只关注心肺,一者,从脾胃论治,胸痹辨治,应追根溯源,从导致胸阳痹阻的根本——脾胃功能失调入手。若脾胃损伤,血亏无以灌注,脉道滞涩;或脾虚不运,湿浊中阻,阻滞血脉;或中阳虚弱,寒自内生,与外寒相合,上犯心君,则胸阳痹阻,心脉不通。于是本虚标实之胸痹生焉;二者,从肾论治,肾虚是致病的主要原因,阳微阴弦则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阳微”是本虚,是发病的基础,“阴弦”是结果,是发病的机制。少阴经脉失调,是心脉阻滞的关键所在。并提出惊恐情志为发病的一大诱因;三者,从肝论治,指因肝胆功能失调,肝气厥逆损伤心脏所致的心痛。肝胆失调为起病之因,心脉不畅,胸痹心痛乃为其果;

四者,调营卫,营气濡养心阴、脉络;卫气温煦心阳,防护外邪入侵。气血通过脉络运行周身而发挥营卫的作用。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是胸痹共同的发病机理。路老悬壶60余载,医技精湛,博采众长,德艺双馨,擅长中医内科、针灸,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症用药特点鲜明、疗效卓著,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于2004年拜路志正先生为师,数年的学习受益匪浅;

其中尤以对路老辨治胸痹心痛的经验感触最深,在此将路老辨治胸痹心痛经验稍作整理,以供同道学习交流。

1.善调脾胃治疗胸痹路志正教授注重对“后天之本”的调理,在理论和临床上博采众长,尤其推崇李东垣和叶天士的学术思想。他将调理脾胃法运用于治疗胸痹,辨证用药特点鲜明,给人启迪。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

路老指出:心肺虽居上焦,实赖脾胃之健运,以脾胃为宗气之源。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胃一衰,则百脉失养,诸病丛生。或脾胃损伤,血亏无以灌注,血脉不充,脉道滞涩;或脾虚不运,湿浊中阻,则胸阳不展,阻滞血脉,则痹塞不通;或中阳虚弱,寒自内生,与外寒相合,上犯心君,则胸阳痹阻,心脉不通。

于是本虚标实之胸痹生焉。故在治疗上,路老提倡治疗胸痹,除从心肺着眼外,还应追根溯源,从导致胸阳痹阻的根本——脾胃功能失调入手。

气虚不运者,当健脾胃、补中气,中气盛则宗气自旺;血亏不荣者,当调脾胃、助运化,脾运健则营血自丰;湿蕴者,当芳香化浊,湿祛则胸阳自展;痰阻者,当健脾化痰,痰消则血脉自通;中焦虚寒者,当温中散寒,寒散则阳气自运,营血畅行。

是以当分宗气不足、血不养心、湿浊蕴结、痰浊痹阻、寒气上逆等五型,各有其不同主症、病机、治则、选方用药等。循路老之法,笔者也曾治一刘姓冠心病患者,女,65岁,胸中窒闷隐痛,脘腹痞满,肢体酸困,全身乏力,纳食差,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缓。给予瓜蒌、薤白、半夏、竹茹、霍荷梗、茯苓、丹参、桂枝、砂仁、甘草等,服五付后患者服后自觉胸闷、脘痞等症明显好转,唯乏力、纳差无明显改善。

上方中加党参、白术、木香、佛手花,十余付后患者未再发生胸闷痛、腹满等症,自觉精神佳,一般活动未出现乏力现象,纳食、舌脉俱有改善。此例患者也是脾胃虚弱,痰浊内生,痹阻胸阳以致胸痹,初以豁痰开窍为主以救急,后以健脾培中以助脾之健运,杜痰湿滋生之源。是以脾胃健而五脏安,故胸痹之治不宜概以活血化瘀论治,立足于整体,着眼具体情况加以辨治,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2.辨治肾心痛肾心痛相当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部分临床表现,而兼有肾经证候。本病的发生与心肾阴阳虚衰、精血失于资生、手足少阴经脉失调、水火不能相济有关,其病位在心,病本在肾。路老对治疗肾心痛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笔者对其《肾心痛证治精要》研读,受益匪浅。

路老在辨治因肾虚所致心痛中指出:因肾阴肾阳虚损,心阴心阳失于濡养温煦,而致心脉痹阻引起心痛者,方可称之为肾心痛。其症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背拘急,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伛偻不伸,足跗浮肿;或面色苍白、惊恐不安、头晕耳鸣、腰酸等一系列肾阴肾阳亏虚症候。人过中年肾气渐衰,冠心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故肾心痛在冠心病中占了很大比例。

路老对肾心痛的发病机理做了精要的阐述:肾虚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肾阳虚,心君失于温煦,阳不胜阴,寒凝涩滞,心脉收引挛急,发为心痛;命门火衰致阳不化气,水气凌心,痰凝血瘀,心脉运行失畅,引起心痛;若肾阳虚气化失职,不能上济心阴,心脉失于濡养,虚风妄动而心脏络脉痉挛故而可发生胸痹心痛。若肾精亏虚,精不生髓,髓不生血,血脉失充,心脉失荣而发为心痛。阳微阴弦则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阳微”是本虚,是发病的基础,“阴弦”是结果,是发病的机制。少阴经脉失调,是心脉阻滞的关键所在,少阴经循经路线是肾心痛的临床表现部位。并提出惊恐情志为发病的一大诱因。这些对临床辨治肾心痛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路老将肾心痛分为肾气虚心痛证、肾阴虚心痛证、肾阳虚心痛证、肾精虚心痛证、心肾不交心痛证、惊恐伤肾心痛证。在肾心痛的治疗上路老指出:肾心痛可由肾虚及心,或心病及肾,心肾同病。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肾精虚不能化生心血,肾阳虚不能温煦心阳,水火失济,心肾不交。五脏损伤,终必及肾,其病位在心,病本在肾,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治以滋肾阴或壮肾阳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或温化痰饮,或燮理阴阳,交通心肾。抓住肾虚的本,兼顾心痛的标,心痛急性发作时治标,缓则补肾,或心肾并调。要特别警惕有部分年老体虚、命门火衰的病人,其心病症状表现不明显,而病情却十分凶险。

3.辨治肝心痛肝心痛为厥心痛分类证候之一,指因肝胆功能失调,肝气厥逆损伤心脏所致的心痛。临床以心胸发作性疼痛,伴胸胁胀满,常因情绪波动诱发或加重为特征,常见于现代医学冠心病心绞痛。随着其患病率上升,胸痹心痛的研究大量涌现,其中从心肝相关角度探讨本病散在可见。在胸痹心痛发病上,精神情志因素作为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已成为共识。然而对本病从肝论治,多数学者仅着眼于气滞血瘀、阴虚阳亢等证,使本病研究缺乏系统与完整。路志正教授在《肝心痛证治》一文中对肝心痛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思路、临床诊治做了深入的研究。

路老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生理、病理相关,心病病位虽在心,其它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干犯心脏而发病。

所以,燮理脏腑气血,平调阴阳,使恒动的内环境达到协调平衡,对防治心系疾患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灵枢·厥病》:“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肝主疏泄、谋虑、藏血、藏魂、主筋,为罢极之本。若情志过激或抑郁,劳伤虚损,六淫邪客等致气血逆乱,肝(胆)功能失调,筋脉失于濡养,心脉挛急而引起心痛者,则称之为“肝心痛”。肝心痛临床常表现为发作性胸闷胁胀或隐痛,常伴有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善太息。甚则胸闷如窒,疼痛如绞,膻中及左胸部有压榨样绞痛,并向胁下、后背或上肢内侧放射疼痛,或见面色苍白,汗出如珠,烦躁惊恐等危重症状。其表现与心、肝经经络走行及生理功能有关。路老还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分别阐述了肝心痛的发病机理。在肝心痛的辨证论治临床思路与方法上路老认为:辨肝心痛,当首辨病位、脏腑与气血。一般而言,以气机郁滞为主,胸憋心痛较著,病位多偏于心。痛而走窜者,病在气分,病偏于肝。痛有定处者,病在血分。次辨病性、虚实寒热、挟瘀挟痰等兼证。久病者多虚,新病者多实。隐痛为虚,刺痛或憋胀疼痛为实。舌暗而有癖斑,脉结涩者多挟瘀血,舌淡暗苔厚腻,口中粘腻者多兼痰阻。即肝心痛肝胆失调为起病之因,心脉不畅,胸痹心痛乃为其果。路老将肝心痛分为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肝火上炎、肝火挟痰、肝风内动、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肝胃不和等十二种证型,分别针对每一证型予之辨证施治,用之可谓效如桴鼓。

4.调营卫治疗胸痹胸痹的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气血失调,本虚标实。应用宣痹通阳、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等法多可显效。《难经·十四难》提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路老在胸痹临证中应用调理营卫法治疗,获得良好疗效,也让该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临床支持。

路老指出:营气由中焦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行于脉中,卫气根于肾中元气,由水谷精微不断滋养和补充,并藉肺之宣发,行于脉外,输布于肌肤和周身,卫主气,营主血,卫属阳而营属阴。营气濡养心阴、脉络;卫气温煦心阳,防护外邪入侵。气血通过脉络运行周身而发挥营卫的作用。营行脉中受脉管之约束,卫行脉外受气血之调节,营可化血,血中有营,营血俱行于脉内,载气于其中;卫行于脉外主气,气行则血行,气血调畅则五脏安和。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是胸痹共同的发病机理。胸中阳气即宗气,与营气、卫气体一而用三。如若卫气虚弱则腠理空虚,不能固外,致寒邪内侵,痹遏胸阳,则出现胸痹。若营气不足则血亦亏,营血亏虚则脉络失于充盈,血行滞涩,心失荣养亦可致胸痹。营卫失常则宗气不利,不能助心阳鼓动气血,致血行不利,脉络受损而出现心脉痹阻,也可致胸痹。是以营卫失调,心阳痹阻。

路老认为:胸痹之病因,惟血与气,心脏受损气血失调,如气虚则帅血无力、血行迟滞,血虚则气亦不足,而气血与营卫息息相关。营卫之病,重在调和,选方首当和营卫方之首——桂枝汤。桂枝辛甘温,善温通阳气,辛温助阳以实卫;芍药酸苦微寒,善益阴和营,酸甘敛阴以助营。两药等量用之,一散一收,阴阳相济,气血相和。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启少阴奠安营血;姜、大枣、甘草相配则是调理脾胃之最佳组合,脾胃位居中焦,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根源,斡旋气机之枢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

此方调和阴阳、斡旋中焦就是从根本上调和营卫。

营卫和谐,则宗气旺盛,胸阳振奋,血脉贯通,自无胸痹之患。

学习路老经验也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治法并不重要,辨证才是核心。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皆辨证论治。辨证精当,小方可以治大病;

辨证偏失,经方也会害死人。

标签:路志正,辨治,胸痹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article/21431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