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百问>百科知识>你对茅侃侃自杀怎么看?

你对茅侃侃自杀怎么看?

2023-08-17 12:04:20 编辑:join 浏览量:635

你对茅侃侃自杀怎么看?

茅侃侃的名字曾一度代表了80后创业者的四分之一。作为曾经的标杆人物,他与李想、戴志康、高燃在当年并称为京城IT四少,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无数年轻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挤破了脑袋也要选择偶像所在领域的专业,那也是IT行业红及半边天的时代。

时至今日,90后的后来者们仍旧对这个行业趋之若鹜,你们影响了何止一代人。

《中国企业家》的封面记录了茅侃侃作为80后成功创业者的代表形象,12年后,曾经的创业者没有功成身退,不,连功成都谈不上。

茅侃侃的江湖离普通人越来越远,我们看着他慢慢的消失在公众视野范围之内,不知英雄去了何方,直到他去世的消息传来,人们才知道,四五年前,这个曾经的年轻人毅然跳入电竞行业,跟人合伙开了一家电竞公司,并在四年内负债数千万。

这个行业没有IT业对你那么友好。靠安眠药才能入睡的茅侃侃有多焦虑,我们或多或少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大家的影子。

兔死狐悲的隔岸观火,心有戚戚焉的也不在少数。许多人开始寻找80后创业者去哪了,紧随茅侃侃其后近些年猝死的创业老板们也从棺材板里跳了出来,一时间,恐慌、焦躁、不安成了创业者挠破头皮都解决不了的心魔。

几年前还在拍桌子大骂客户傻逼的茅侃侃经历过辉煌、跌落、重整旗鼓又偃旗息鼓。最后还是作为80创业者代表的身份成为了无数人笔下的亡魂,自古刀笔之吏逞英豪,这也是新时代的风向。

创业潮,是否会出现泡沫,我们无从揣测。但创业者,要么成为先驱,要么泯然先烈,你是后者,令人唏嘘。

茅侃侃也许觉得,新时代里,没有能载他的船了。

如你最后一条朋友圈,嗯,我不认识你,但我尊重你的选择,生死之间从容的选择。

请看我的回复

地址: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14878127385084164/?iid=24111511283&app=news_article&tt_from=mobile_qq&utm_source=mobile_qq&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可惜、无奈、反思!

这是笔者昨天看到这个“爆炸性”事件后,最直观的感受。

一个创业明星,时间永远定格在了35岁。”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结尾”,是他留下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没有想到,谁也没想到。”一位生前与茅侃侃接近的业内人士连连感叹,在茅侃侃朋友、家人、员工的眼中,侃侃是“一个乐观、坚强、有担当的人,他跟谁也没说,谁也不知道”,“是用煤炭(自杀)”——很平静,谁也发现不了的方式。

至于茅侃侃为什么自杀,我们没必要过多去揣测,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但是我们可以让更多人认识他,然后从这件事中或多或少能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茅侃侃23岁的时候就已经有23岁的身家,2004年正式创业,担任MaJoy总裁,先后做了移动医疗领域的APP以及提供实时路况信息APP“哪儿堵”。十年前,Majoy的茅侃侃、泡泡网的李想、康盛创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四个80后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拥有了自己的公司,被贴上“80后第一批创业者标签,人称“京城IT四少”。

后来因为Majoy经营的一些问题,债务压力越来越大,茅侃侃曾发出多条写给祥源文化方面邮件和个人声明的朋友圈,他个人的经济危机和公司困境一览无余。

雷军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说实话我觉得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都是阿猫阿狗干的,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因为一旦选择创业,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压力、困惑、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创业者都成了铺路石。”

压力大、猝死、精神奔溃等等,好多例子发生在大家周边,说实话吧,聊到这个话题真是内心比较梗概。想说很多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还还是作为一个过来人讲一句吧:身体真的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要是把自己困在一个圈子里面了,就永远都走不出来了。

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快快乐乐的过一辈子。

(-东南偏北)

几天过去了,这个话题我也来回答一下,不想蹭热点,也不想过多指涉茅侃侃本人,他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我是想更深层次地探讨时代与个体命运,当个体被偶然地推到时代潮头,命运剧变,如何应对,又能走到哪一步? 时代英雄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想来,是令人唏嘘的。

友情提醒,本文很长,需要需要耐心哈。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题目为《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那期杂志,封面是湛蓝清空下绽放的白玉兰,花瓣上飞舞着一只蜜蜂。

“我今年23岁,应该说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经不复存在。”

“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我观察着人们。我请教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初出茅庐的青年、兢兢业业的师傅、起早贪黑的社员……可没有一个答案使我满意。如说为革命,显得太空……如说为名,离一般人太远……如说为人类吧,却又和现实联系不起来。为了几个工分打破了头,为了一点小事骂碎了街,何能奢谈为人类?

“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像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

这是信中的几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80年,中国内地所有知识青年都读过此信,并为之流泪。

在“潘晓来信”的背页,是“本刊评论员”的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莫如燃起明烛。

1980年,21岁的潘祎在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贸大学)经济数学系上大二。那时,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但他却认为“上了大学又怎么样?这样杳渺昏暗生不如死的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潘祎生于北京,祖籍江苏,父母因为支援三线建设,调往青海,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他被寄居在北京的亲戚家,性格变得孤僻乖张。

上大学后,潘祎还曾试图自杀,后被抢救过来,这个“问题学生”也就成为老师心中的不安。

同样不安的还有黄晓菊。

25岁的黄晓菊那年还是北京第五羊毛衫厂的一名女工,但很“小资”,总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这让她很压抑,但又不敢向人倾诉。

在上中学时,就因为看外国小说,被同学揭发,说她“看资产阶级黄色小说”,结果遭到学校的批判,从此以后,她不知道还能不能相信别人。

青年的思想如此苦闷,这是关志豪所没有料到的。

自1978年9月复刊之后,《中国青年》的主编关志豪就陆续组织编辑调查,想要搞明白“现在的青年在想什么”。

结果发现,“青年们很明显有一种委屈情绪,……,他们的真诚和信仰被雪崩冲毁,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

《中国青年》编辑马丽珍和马笑冬就此提出,是否可以就此开展一次讨论?潘祎和黄晓菊进入了她们的视线,前者接受了面谈,后者则答应约稿。

编辑部决定,以黄晓菊的稿子为主,再融合潘袆的部分观点,由马笑冬修改后发表。

文章的署名,从潘祎和黄晓菊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就叫“潘晓”。

“那期《中国青年》都传成手抄本了。年轻人你抄给我,我抄给他,激动得不得了。”

短短数月内,编辑部收到6万封来信,掀起了一场人生观讨论的大潮。

“由你和潘祎拉开序幕的这场大讨论,很可能接下来将由我扮演主角。”武汉大学历史系大三学生赵林在给黄晓菊信中说。

为了使大讨论“有点波澜”,《中国青年》第8期发表了赵林写的《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一文:

“自私首先是一种自我发现: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意识到‘我’的重要意义。历史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而人首先是个人,所以每个自觉到自我价值的人都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就是历史’。”

从《中国青年》第9期开始,赵林这篇文章成为继“潘晓来信”后众多来信谈论的主题。

国际各大通讯社纷纷聚焦中国国内的这场大讨论。甚至,社会上还出现一些冒充“潘晓”的人。

为以正视听,消除误解,《中国青年》在征得潘祎本人及黄晓菊单位领导的同意后,安排黄晓菊作为“潘晓”的代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1980年8月20日,《新闻联播》播出了黄晓菊的访谈。

虽然黄晓菊在《新闻联播》中的表态很“正面”:“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垃圾就像苍蝇那样活着!”,但她的公开露面还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让大讨论的热度急转直下。

在1980年12月份出版的《中国青年》上,编辑部宣布,发完本期后,讨论结束。

潘祎,黄晓菊,赵林,这三个普通的年轻人,因为一份杂志的策划,最短时间内走上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成为那个时代的青年代表。

就像2006年,《中国企业家》杂志策划做一期80后创业者的故事,随后发表了封面报道《生于80年代》,让4名80后创业者成为明星一样的人物,被视为80后的代表,其中一个叫茅侃侃,前几天骤然离世,在创投圈及朋友圈引发热议。

从“潘晓讨论”启动的那年开始,接下来十年内出生的人有了特殊的社会学意义,在美国被称为“Y一代”,在中国则被称为80后,也就是国家执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一代人。

80后,在中国的媒体上一度被打上诸多标签:自私但追求个性,无责但敢闯敢为,聪明但不脚踏实地,总而言之,是不识苦滋味,集各种宠爱于一身,蠢蠢欲动的一代人。

茅侃侃显然是这样的人。出生于1983年的他,长在北京部队大院,家境殷实。6岁那年,父亲就托人从国外给他带回来一台苹果机。10岁刚出头,父亲又给他买了一台“配置牛X”的386DX40计算机。从此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计算机上,14岁就在《大众软件》杂志发表文章,自己开发软件,15岁时成为了瀛海威最年轻的BBS版主。

他在计算机学科上是个天才式人物,但严重偏科,在会考中,地理不及格,失去升学的机会。他后来又去外地复读,但还是未能顺利毕业。

2000年,17岁的茅侃侃退学,从网管干起,6年间换了7份工作。不过,退学那年,他拿下了微软的MCP、MCSE、MCDBA培训认证。18岁以下在亚洲拥有这三项认证的,仅有两人,他是其中一个。

2005年,茅侃侃创办了Majoy,次年被推为CEO,他才23岁,同龄人刚大学毕业。由于这个项目引入外部投资,“茅侃侃已经赚到了3个亿”的说法开始流传。

茅侃侃就这样被《中国企业家》的记者所发掘,和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一起,被列为80后创业者的代表。

其实,据《生于80年代》的执笔者程苓峰回忆,当时他约了好多个80后创业者去饭馆吃饭,并进行采访,但只有茅侃侃等四人到场,这四人的命运就这样极具偶然性地被改变了。

随后,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发来采访邀请。

《对话》是当时非常红火的一档节目,嘉宾是各行各业的高端人物,栏目创始人是王利芬,微博上有437万粉丝的大V,不过那时,她不再主持《对话》,又去创办了《赢在中国》。

茅侃侃和王利芬就这样间接地联系在了一起。两个人都不会想到,12年后,他们还会有一次直接联系,只是那时一个已去世,被人怀念,一个兴高采烈地活着,被人唾骂。

在《对话》之后,茅侃侃紧接着又上了《经济半小时》。几天以后,两档节目在同一天播出,他的脸连续90分钟出现在央视2套,被数亿观众观看。

当晚,茅侃侃的一个小时就收到200多条短信,“一举突破了历年春节的拜年短信纪录”。

后来茅侃侃用5个字形容当时的感觉:“味道好极了”。

那是他短暂人生的高光时刻,自后命运逆转。

“潘晓讨论”虽然结束了,但潘祎,黄晓菊,赵林被裹挟的命运才刚刚开始。

自《新闻联播》露脸后,黄晓菊成了名人,大学生们纷纷邀请她参加活动,共同讨论哲学。

一个比她小四岁的男大学生还向她发起了爱情攻击,最后两人“闪婚了”。结婚时,男大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地,尚不知情。

她上班的棉纺厂门口每天挤满了陌生人,要和她谈人生,谈理想。这让厂领导很为难。

工厂没法呆下去了,黄晓菊想去一个“书多,读书人多的地方”工作,《中国青年》帮她调进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发行部。

但在这里她并没有得到认可,“我似乎是作为‘有越轨思想’的人被安置在出版社的主流之外,时刻被人‘关注’。”

诚如赵林后来所讲:“在讨论结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热情参与讨论的青年人,许多都受到了单位的‘特殊待遇’,对日后的分配、工作、提职、晋级等现实问题都造成了无形的影响。”

一年后,赵林本科毕业,尽管读的是历史系,但他更喜爱哲学,报考了哲学研究生,但因为发表在《中国青年》上的那封信,被认为“思想一贯自由化”,哲学系没收他。时任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惜才,通过周转,把他调剂到历史系读研究生。

潘祎则没有这么好运,他没能读完大学。

他后来这样告诉别人,大讨论后,学校不满“思想有问题”的他被塑造成全国闻名的“典型”,把他带到北京一家医院,由一位实习大夫诊断为“重型精神病”,并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他的父母签订了自动退学协议书。

1983年,在《中国青年》编辑马丽珍的帮助下,潘祎找到一份做装卸的工作,因为同事偷拿了一块焊锡,在那年的“严打”中,他一同被抓,判了三年刑。

青年代表坐牢,舆论一时哗然,这给他的精神造成了一些创伤。

很不开心的黄晓菊在报纸上看到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要招聘图书资料员,她去应聘并通过了考试,“这样,我从一个‘有学问人’的地方,挪到了另一个‘有更大学问人’的地方。”

黄晓菊依然“个性”,她订了一批电影类的杂志,“大知识分子们”都觉得她“不太听话,喜欢自作主张”。当所里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时,她第一个被解聘。

在潘祎出狱的前一年,赵林开始在武汉大学任教,并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欢迎。

他本来是个内秀的人,因为那封信,成了校方重点关注的对象,常跟校领导辩论,久而久之,练出了一副好辩才。从教后成为武汉大学的“四大名嘴”之一,其中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易中天。

1986年,潘祎出狱后,刷过瓶子,当过编务,做过发行。上世纪90年代后,他曾一度频繁跳槽,在许多公司做过各种职位。

黄晓菊的婚姻也出了问题,尤其是儿子出生后,争吵不断,丈夫问她:“你不是‘潘晓’吗?怎么和其他妇女没两样?”

最后不得不离婚,为了生计,她把儿子全托,去海南自谋生路。

1988年,黄晓菊进入《海南特区报》,除了写稿,主要是去拉广告。“我那种跟‘学问人’一起便能提升自己品质的谬想已荡然无存。”

她又去了深圳,短暂作过电台热线节目主持人后,在一个日本人家里做过“女佣”。

这时,赵林已经是武汉大学哲学系的讲师。同期,武汉大学中文系分来了一个女教师,她就是王利芬,两年后,她考上了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去了中央电视台。

1993年,黄晓菊回京,做起服装生意。她依然故我,只进自己喜欢的货。

同年,赵林到底还是考上了武大大学的哲学博士,毕业后留院任教。

2000年前后,潘祎做起了自由撰稿人,在朋友的记忆里,他最后一份职业是在求职网站“专门解答求职者和职场中人的种种问题。”

“以前,我因为讨论人生而被迫改变了人生之旅。如今,在互联网上,我又与那些年龄18到24岁的年轻人继续着人生的话题。我不知道这对于我是不是一个难以打破的宿命。”潘祎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

潘祎现在何处,朋友们也不知情。“也许出国了?他妻子在挪威。”黄晓菊猜测。

黄晓菊的服装生意还不错,最近一次采访中,她说从不认为自己是生意人,“跟他们不一样”,她还是喜欢听歌剧、喜欢喝咖啡,还想写东西,比如在报刊上开个专栏。

也是在2000年前后,赵林遴选为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还担任武汉大学辩论队的主教练,率队夺得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冠军。他现在是国家级教学名师。

仿佛过早用光了所有运气,茅侃侃一举成名后,人生开始磕磕绊绊,因与控股方的矛盾,2010年,他不得不辞职。

那一年,资深媒体人王利芬也离开央视,扑进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

茅侃侃先后搞了几个项目,但都没什么反响,2013年又回归到熟悉的游戏领域。

很巧,那一年,创业反响平平的王利芬也回归到熟悉的名人领域,与江苏台联合举办《赢在中国》,重拾早年在央视的牙慧。

2016年,《中国企业家》杂志回访茅侃侃、李想、高燃和戴志康等十年前推出的80后创业者代表,相比较其他三位,茅侃侃处在低潮。

先是在2015年上半年,他的资本合作公司陷入财务造假事件,他好不容易脱身,下半年又与另一家公司合资注册成了新公司。

没想到,看《还珠格格》长大的茅侃侃,被赵薇给推进了绝境。

赵薇不满足于做明星,要做股神,联手她那个神秘的富豪老公黄有龙,企图空手套白狼,借助高杠杆,控制与茅侃侃合资的那家公司。事情败露,证监会祭出杀招,收购被叫停,“格格”被罚款并禁止五年内进入股市。

这点钱对赵薇不算什么,但压垮了茅侃侃。合资公司被另外一家公司接手,但后者根本不想要这么一个短期内看不到收益的项目,力图将之与上市公司剥离,任其自生自灭。

茅侃侃把自尊降到最低,四处求人,他把身家都垫进去了,还是无济于事。

在资本市场,投资人就是这么势利,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尤其在2017年,最为典型,他们如同嗜血的鲨鱼。

针对此现象,王利芬还写了一篇文章,怒斥朱啸虎,说他不仅缺乏道德的血液,更不专业。朱啸虎是金沙江投资创始合伙人,投过滴滴、ofo等独角兽公司,有“投资界网红”之称,极为高调。

2018年1月23日晚,曾经的80后创业明星、茅侃侃,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

两天后,茅侃侃去世的消息传出。界面新闻称,茅侃侃是在家中开煤气自杀,家人发现时已去世,未留下遗书。

1月26日,早晨8点,王利芬发微博称,她连夜赶写的一篇关于茅侃侃之死的文章阅读量终于有了10万+,是她公号从未有之佳绩,“先高兴一下,请朋友们关注我的公众号……”。

他们两人就这样发生了直接关联。

在口诛笔伐之下,王利芬道歉并删除了微博,但这已与茅侃侃无关。

在离开大众视野之前,1998年末,潘祎向母校提交了一份《学历、学籍、学位申请书》。

他认为学校要求他自动退学,把他推到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处境中,至今他仍背着沉重的包袱,在生存、发展等方面失去了正常人的资格。

申请没有取得结果。

也许他永远难以忘记那天,喝下浓缩来苏水刚刚被抢救过来的他,对医生说:“我不感谢你们,因为你们又把我送回到这悲惨的世界上来了。”

那是1979年5月31日。一年后,这个“问题学生”被推入由《中国青年》发起的那场人生观大讨论。

同样是“问题学生”,茅侃侃决计离世前,不知有没有觉得这个世界很悲惨。

近两日,一则消息让网友们痛惜不已:

80后创业者的偶像级人物茅侃侃不幸离世,年仅34岁

大家都在为他的突然错愕!感慨!惋惜!

......

对茅侃侃,笔者以前并不知晓。

据说他是当年的四大80后明星创业者,被称为创业者中的京城四少。

但这件事,却让我联想起去年的一件类似的事件:

中科院39岁“青年千人”学者不幸离世。

“青年千人”人才,近年来国家最炙手可热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

多么遗憾,一位年轻的,本来大有可为的科技新星就这样离去了。

这位青年专家的去世非常突然,一位和她有着类似经历的同仁在其博客中不胜感慨道:

这些科技精英的“压力山大”,他们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展开科技攻关,期望为国家多做贡献.。

......

-

是啊,无论是科技精英的英年早,还是这位创业精英的不幸离世...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不知疲倦,过度劳累。

他们都是优秀的人才,都渴望着在这个社会中有一番作为,不枉费人生、

赤子之心,天地可鉴;

为国奉献,值得敬佩。

-

可是,此时我最想说的是,

赤子之心,也是血肉之心。

要奉献,一定先保护好奉献的本钱。

这些年来,多少英年早逝的精英人才!

......

-

真的很不喜欢“搏命”这个词,

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你都必须珍惜你的生命...

真的很不喜欢“奋不顾身”这个词,

命没了,身体没了,你满腹的经纶,满腔的抱负... 一切归零。

-

有人会说,很多时候,说起来容易,可真正面对现实,不得不搏命啊...

国家引进的高端人才,大家都看着你,单位也对你寄予厚望,......

可越是在这个时候,才越是考验你心智的时候,越是不能忘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时候。

人太容易受外力的影响,加上自己内心的追求,常常就在这种内外夹击的催促下一路狂奔,...

......

勇往直前的间隙,适当来点逆向思维吧,

因为真正了解你的,真正能主宰你的,只有你自己!

任何时候,不能忘了:

身体是1,其他所有的都是 0 ...

只有先保护好了这个 1 , 你才能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 0.

没有了这个 1, 所有的 0 都将失去意义!

-

无论你有多优秀,无论你多迫切,无论你多有事业心,请记住:

先活着,再谈做贡献!

-

非常可惜,可是茅侃侃的事件反应了一个基本的社会现象。就是现代人利欲心太重了,一个80后的标杆代表。曾经IT界的京城四少,居然选择以这样的方式退出了大千世界的舞台。看到这样的信息震惊也非常惋惜,35岁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

这两天看了一些网上关于创业是高危行业的一些言论,其实实话说创业真的是九死一生的概率。我想茅侃侃自己本人也非常清楚这一点,那么创业到底是为什么。实话说通过创业赚钱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努力挣钱证明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茅侃侃可以说不同于一般的创业者,因为自己在圈内有名气。要说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也不需要,因为自己头顶一堆光环。一般人需要的他都不需要,可是人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有磕磕碰碰的,有的人遇到了坎坷能够走过去。比如史玉柱,史玉柱也是曾经内地财富排第八位的风云人物。可是他走过了人生最大的坎坷,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代表人物。史玉柱曾经负债两亿。后来央视采访史玉柱的时候,现场的观众把史玉柱批的体无完肤。

许许多多的人能够面对往上走的路,往往都做不到滑下来的时候怎么面对。成功的时候都知道怎么走,失败了就无法面对江东父老。无法面对自己曾经看不起的人对自己的评头论足,无法面对身边讽刺的舆论等等。有一点要清楚人一生很长,酸甜苦辣你都要尝尝。可是生活还要继续。创业者值得尊敬,只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

创业真是九死一生,失败多于成功。

但是80后的创业者,更是让人唏嘘。

人生实难,茅侃侃曾写过一本名为《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的书,将创业比做西天取经。既然是取经路上,自然危机重重,隐患重重。

但是最大的隐患一是资金,二是情感。

首先,公司资金断链,濒临破产,又得不到股东支持。所有的自救和他助都无法推进;这无异于让他坐以待毙。此刻,他所承受的是来自资本的无奈,股东的不配合;员工的失望;尤其是抵押了房子和车子,还会搭上对家人的愧疚……创业赔上了生意、积累,此外还有心情的抑郁……创业是孤独的求索,尤其是绝境的时候,这种困境如何突破?向谁诉说………

茅侃侃在书中写道:“你真的不能指望这些金融机构为你雪中送炭,它们只干锦上添花的事。如果真的有一天突然出现了雪中送炭的投资机构,你要相信,那一定是你的错觉。”

茅侃侃是清醒的:他看到了这种幻像和错觉,但是资本加诸自己的时候,他无力了……身体的压力,心情的抑郁,很难说谁是那根重要的稻草。

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水晶球,一个橡皮球;生命、亲情这些就是水晶球,学问、技能、财富的积累都是橡皮球;橡皮球是压力越大反弹越高,水晶球却需要小心呵护;二者需要平衡……毕竟生命之花的开放,才是万物生长的源头。

提醒更多的创业者:注意不要进入创业的错觉,资本的错觉;警惕对创业者的媒体热情,对创业幻境的报喜不报忧;有创业者的家庭,关注创业者的情感低潮……

创业维艰,且自珍惜。

创业不易,究竟什么是金不换!?

走出债务泥潭,就上阳光丛生网!

我也是创业者,对于茅兄弟的人世之旅结束,对其个人的选择,我报以唏嘘,人已离开,我们就不应再去打扰其安宁,30多岁,声名如斯,他是个名人!对其个人遭遇,因为没有参与,知道的也都来自传媒,不敢贸然评价,在中国,某个人的离开,永远都是渺小的,很快就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从某个人离开的事情,能够给后来者留下什么样的启示,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同为创业者的角度上,我谈谈我的看法,绝无冒犯之意,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应该是我们的处世的底线。

1、中国的创业者都是稚嫩的,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必须纠正:

创业一定要战斗至绝境!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句话我赞同,但是不苟同,这句话真正需要把握的是思想意境,就是那种大无畏的创业精神,大家都知道毛主席讲过一句话: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就是这个意思,创业是什么?创业是要脱离以前的生活轨道,进入另一个生活轨道,这种变革,一定是从内到外的一种蜕变和重生,人这一辈子真正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最喜欢妄想的就是去改变别人,不然就不会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换个最直白的角度,你连自己都改变不了,你还谈什么改变别人?所以现在中国的很多创业者,都不曾去细想过这种发自人性本身的问题,也从来不考虑,“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决定要素,活在自己的思想里,一味的纯粹考虑用砸钱的方式,去解决自己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导致了对资本的过度需求,最终引起了强烈的反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创业中,贴合市场的“商业逻辑”才是成功创业的第一步:

很多创业者并不明白,真正能保证你成功的,不是哪个投资人给了你多少钱,而是你的创业项目的“商业逻辑”,你的“商业逻辑”是否成立,不是你和你的团队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而是你的财务报表说了算,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好的“商业逻辑”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个过程的,在我看来:市场大趋势就是天时、与市场贴合度(项目运营中收入情况是重要评估因素)就是地利、而根据“天时、地利”能不断做出反应,并且始终围绕项目目标前进的团队就是人和,当这三者达成最佳结合点的时候,你就具备了“飞”的能力,这个时候才是进来资金的时候,资金就是你的“核”燃料,让你飞得更高,更受人瞩目。目的是为了让你的项目具备更高的盈利能力。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目的也就是这么直白,偏偏很多创业者完全偏离了这种认识,把资金当成了“天时",结果必然是一败涂地。我们的很多创业媒体也在错误的引导着创业者,把获得巨量投资当成成功的标志去进行宣扬,把一些创业者引入了歧途,在会计记账原则里,投资款属于资本,而非利润,对于项目的创始人来说,这属于一笔负债,因为在你收到对方的投资之后,未来,你将从利润中分出相应的部分,如果你不能很好的运用这笔投资,那么你就在透支你的利润和你的社会诚信度,更可笑的是,一些国家级电视媒体,公然把某个00后创业者请上舞台,让她骄傲的宣布:我已经获得了某某投资机构多少万的投资.......在这样的舆论导向之下,我敢断言:在茅兄弟之后,还会有其他兄弟,因为一个没有扎实商业认识的创业者,一个分不清资本、负债、利润的创业者,他更适合的角色是技术执行官,而绝非项目的负责人。

3、创业是否成功,还有时机的把握与长远发展的考虑。

有时候,企业的发展,”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如果快速发展带来的全是后遗症,比如口碑的降低,市场未来越走越窄,那么这种所谓快速的发展,就是”慢“,因为把企业拖入绝境,拥有的只是一时的风光,对搞创业的人来说,没有意义。如果企业的慢速发展,带来的是稳固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口碑的不断增强,那么品牌优势在弥补利润收入的缺失,那这种发展就是快,最终会把企业带向辉煌。在时间的长河里,何谓之快?何谓之慢?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水滴石穿,存天地之浩然正气!没有干一番长久事业的打算,不要创业。

4、创始人的进与退,要有明确的认识。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创始人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一定要有退的意识,对于企业的发展,他需要的是持续的强劲动力,而人的见识与能力,在某一段时间的反复投入后,必有枯竭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意识到,对企业发展是不利的,中国人崇尚精神领袖,目前我们看到的企业精神领袖成功的并不多吧,这个方面只是我的个人认识,就不再啰嗦。

我也在创业,而且还没有成功,只是谈谈我的认识,我没有茅兄弟那种勇气与决绝,站在生命的立场,我为茅兄弟的离开,感到叹息,为我用他的离开来发表舆论蹭热度,感到愧疚,所以我站在创业的角度,谈谈自己浅陋认识,希望抛砖引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创业大潮声势浩大,前仆后继,希望有更多的成功者能站在沙滩上,我们阳光丛生网正在招募各城市服务中心运营商,想创业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的事业,大家边走边唱,一起开拓美好未来!谢谢!

感谢邀请!作为一个80后,这就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首先我对他自杀感到惋惜,现在这社会所有人压力都很大,自杀也不在那么罕见,为什么茅侃侃自杀会受到那么多关注,是因为茅侃侃是之前的四大80后创业明星,茅侃侃出生于1983年,5岁就开始学习电脑,初中就辍学,自己研发软件,慢慢发家致业,成为人们眼里耀眼的80后创业明星。后来慢慢事业受到阻碍,受到资本市场的阻击,这可能也与他只上过初中有关系,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这样的人可能会在某方面成为人才,但是可能心智和其他方面不会那么成熟,所以这样的人内心会比较脆弱,遇到段时间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容易走上极端。

茅侃侃的生平事迹大家都扒的差不多了,CEO来信君除了觉得可惜,就是觉得这事儿需要警醒——创业者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找到合适的减压方法。

其实不只茅侃侃,许多现在成功的CEO,企业家都在34岁左右经历过坎坷,CEO来信君称之为【创业者的34岁危机】——

史玉柱在1997年35岁时,巨人资金链断裂,欠下了2亿债务;

马云在1998年34岁时,北漂创业但遭遇第二次创业失败,他和团队成员在一家破旧的小酒吧里一遍遍的唱着《真心英雄》,最后一起抱头痛哭,后来回到杭州去继续创业,恩,马云除了能说之外也就这个有点了:耐操的很;

李彦宏在2002年34岁时,还在苦苦的为百度寻找未来的方向,那时因为互联网泡沫出现,百度与门户正式决裂,转型独立做搜索,李彦宏甚至在美国向妻子马东敏求助说“我需要你,你回来帮我吧”;

刘强东在2008年34岁时,京东曾濒临破产,他觉得无法面对员工,焦虑的一夜白头……

所以谁说只有员工才会有34岁危机?老板也有嘛!

但是创始人要相信自己,在最悲观的时候,要把眼光向外看,多去找人交流;要接受不堪的现状,然后尝试寻找办法解决——当然除了到处借钱之外,也许及时止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创业者要做一个全能的人,也要能学会给自己适当减压。

标签:侃侃,自杀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article/29192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