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起家的时候,只有百余人的队伍,几条船。深入敌后,却建立了足以牵制后金,使其始终如芒刺在背,不敢妄动的军事重镇东江镇,并且时不时配合正面防线主动出击,进行反复的拉锯战,收复了大量失地,是不折不扣的“海外长城”。
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毛家军最初只不过是一支仅有197人的,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虚晌敢死队,常年孤悬海外,武器弹药军粮军饷一样都得不到补给,除了几条船可以占一点“海军”的优势,手下基本就是死一个少一个的步兵。而他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敌占区和后金强大的铁骑。拿今天的话来说,毛文龙的人要完成的任务相当于是海豹突击队的侦击,破坏,骚扰,存活的任务,而人家海豹突击至少还有强大的先期计划,武器弹药配给,地方情报、武力支援,空中预警、坚实,完善的通讯设备作为任务的前提。可以想象,这支队伍要面对多少不确定因素,恐惧,压力。然而他们活下来了。
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最开始毛文龙就是朝廷完全不重视的小强,丢出去送死,结果最后人家不但完全靠自己的本事活下来了,还活得很滋润,一群本来是要送死的人,最后发展成了有根据地的抗金武装,像一把尖刀插在努尔哈赤后背上,对于朝廷来说,毛文龙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地拿国家钱,为国家打仗的军事指挥人员,而是一个把策略,后勤,战术,外交全部管完了的全能战略家。孙承宗也是建立根据地,只不过由内向外推,花的全是朝廷的钱,而毛文龙是直插敌后,在寸草不深的环境下游刃有余。可以想象需要多大的能力的胆略。
从计谋的角度上来说,根据地建立以后,毛文龙长期派人到后金统治地区刺探情报,扰乱人心,鼓舞辽民反抗。寄信给后金官员、将领,又故意泄露消息,以造成后金统治集团内部的猜忌、杀戮。
从贡献的角度上说,毛文龙用197人就创造了明与后金战争的首胜“镇江大捷”。御史董其昌为此上奏:
“毛文龙以二百人夺镇江,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寄边事者!如此胆略,夫岂易得?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永芳、养性可坐缚而衅之鼓下矣。当然,这个首捷可能存在争议,不见得是毛文龙一人之功,但是当时,谁有他这种胆量带一百多人去打后金占领的城寨,而且还能大胜?
其次,开辟东江镇根据地,收复金州和旅差稿锋顺,获牛毛敬铅大捷、乌鸡关大捷、董骨寨大捷、满浦昌城之捷……
根据《三朝辽事实录》记载,连孙承宗都上奏夸奖毛文龙:
“臣接平辽总兵毛文龙呈解屡获首虏,随行关外道袁崇焕逐一查验三次,首级三百七十一颗,俱系真正壮夷,当阵生擒虏贼四名,俱系真正鞑虏。差令中军官集将士于衙门外,三炮三爵。臣时在宁远,适春赏夷人,虎酋等部俱到。特令各官解其首虏,经各赏夷部落,乃抵宁远。不独风示边人,抑亦见天下尚有杀贼之人,贼自有可灭之日!一时人心,殊觉感动。因念文龙以孤剑临豺狼之穴,飘泊于风涛波浪之中,力能结属国,总离人,且屯且战,以屡挫枭贼,且其志欲从臣之请,牵其尾,捣其巢,世人巽懦观望,惴惴于自守不能者,独以为可擒也,真足以激发天下英雄之义胆,顿令缩项敛足者愧死无地矣。”
相比之下,袁崇焕出山的时候,有皇帝的全权授命和大力支持,要啥给啥。坐拥师傅孙承宗苦心经营了多少年的城堡、要塞,然而他既不想着怎么继续师傅的战略,好好加强防线,也不想着怎么厉兵秣马,主动出击,反而玩起了政治,想什么议和。为了议和,诛杀毛文龙,自毁长城,导致后续一系列雪崩式的失败。
毛文龙是爹不亲娘不爱,靠自己能力打拼的野草,袁崇焕是从小生长在温室里的花儿,一个屌丝,白手起家,打得后金满地找呀,天天晚上睡不着觉,一个高帅富,把皇帝,老师已经码好的一手牌打得七零八碎。
毛文龙死得冤,袁崇焕死得一点都不冤
标签:毛文龙,袁崇焕,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