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杜老师不是专业舞者。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任垚媞 吉晓东 岳夕彤)出生于亏扒20世纪50年代的杜思从小就有一个成为舞蹈家的梦想,而她的艺术生涯却是在她年过半百之后才真正开始。
北京入夏以后气销中昌温很高,这天还培陪下起了阵雨,即便如此,杜思仍然按时出现在了她的户外舞蹈工作室——紫竹院公园。一身白色蓬纱连衣裙,长头发编成麻花辫,发尾还绑上了蕾丝,62岁的杜思身段优雅,舞姿曼妙,表情饱满,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快乐和朝气。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杜思萌生了在紫竹院公园组建一支舞蹈队的念头。经过三年的发展,杜思的“相约紫竹”舞蹈队成了拥有三十多个固定队员的半专业舞蹈组织。杜思不仅担任舞蹈队的教练,还负责财务、音乐编辑等工作。
七年来,她为舞蹈队编排了200多支舞蹈,一年约有330天都在紫竹院公园跳舞,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杜老师”。舞蹈队里,大部分都是和杜思一样年过六旬的退休女性。和其他老年人的广场舞不同,杜思和她的舞伴们更偏爱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傣族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等各民族舞蹈他们都有拿手剧目。
标签:紫竹院,舞蹈演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