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百问>百科词库>古人经常说的“背井离乡”,“井”是如何能“背”动的呢?

古人经常说的“背井离乡”,“井”是如何能“背”动的呢?

2023-07-11 19:22:03 编辑:join 浏览量:559

古人经常说的“背井离乡”,“井”是如何能“背”动的呢?

汉字 多音字 太多,多音字组成的 成语 也不少,很容易闹笑话。

比如大腹便便的“便”读音为“pián”,本意是形容人的肚子大,有点肥胖;读成第 四声 biàn 的话,听起来就像极了骂人的话。

再比如乳臭未干的“臭”,应该读xiù,如果读“chou”,就会非常纠结:乳汁明明是香的,难道发明这个成语的人嗅觉出了问题,香臭不分?

所以当我们看到“背井离乡”这个成语的时候,语文不太好的朋友就会把成语中的“背”读成第一声“ bēi”,理解成背着、用背驮东西。

不错,井是挖在地下的,一般有几十米深,跟大地是连在一起的。

普通人最多只能背50到100斤, 不要说人,就是现代的吊车也无法移动。

古代有个神话,说有个力大无比的神,名叫二郎神,他可以肩挑两座山,追赶太阳;但是没有听说哪个大神肩扛一口井的。

即使井是水泥预制的,可以用吊车弄出来,里面的水能跟着走吗?背井的意义何在?

所以说,背井离乡的背,应该读第四声,跟肩背没有关系。

读作第四声的话,背就跟脊背没有关系,是离开的意思。

在周代,一个地主能管理一百亩土地,九个人所管理九百亩田地为一“井”。《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意思是说,九个人管理的土地为一井,四个井那么大的地方为一座城。

东汉末年学者郑玄在《晋书·地理志上》也说:"九夫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古者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

意思是说,古人以六尺为一步,百步为一亩地,一百亩为一夫,三夫三百亩为一屋,三屋九百亩为一井。

不管怎么说,井是土地面积,为九百亩土地,后人也用井来代指土地。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的命,不到万不得已,大家是不会离开“井”的。

那么,“背井离乡”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应该是《 汉宫秋 》。

元代戏剧家 马致远 在剧本《汉宫秋》第三折写道:“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这段话的意思是,不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大家伙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面去。离开家乡的滋味是非常痛苦的,就像躺在冰天雪地里睡觉一样,既难过又无奈,那种凄凉无助,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大约100年后,在元末明初的戏剧家贾仲明的作品《对玉梳》第一折也出现了背井离乡这个成语。——“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说离开家乡的滋味很难受,都是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况下,才选择离开。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一章中,也出现过这个成语:爹娘只生得我一人,从小寸步不离,何期今日死於他乡,早知左右是死,背井离乡,着甚么来?"

家乡遭灾,大家饥寒交迫,没有办法种地;或者家乡爆发战争、兵荒马乱。那就只能扶老携幼,带着老婆孩子离开家乡,离开土地,到他乡去,或许能有一条生路。

正像曹操在《蒿里行》描述的那样:“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人死后的白骨,遍野都是,人们都懒得去掩埋;原本人口稠密的地区,这时已是千里荒无人烟,连鸡叫都听不到了。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已经饿死,活下来的只有极少数。

常言道故土难离,中国人乡土观念很重,过得好好的,大家是不会离开家乡的。

比如孙中山为了推翻大清,也曾背井离乡东渡日本。周恩来为了探寻救国之路,也曾和同学、战友,背井离乡到法国去。

话剧《报童》第一场写道:"他们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重庆 ,是不愿当亡国奴,是要抗日啊!"

如今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大家离开家乡,很少是为了避难。只有战火纷飞中的叙利亚、阿富汗、也门等国百姓,会为了逃难而背井离乡。

现代人也会背井离乡,但他们为了实现梦想,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他们跟家人分开,也非常辛苦,但是跟古代的背井离乡,早已不是一个概念。

同样是离开家乡,今人是求发展,让腰包鼓起来,古人是求生存,能保得住一家老小性命。

标签:背井离乡,古人,经常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baike/20059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