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来自竞赛活动担负着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任务,它定移是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科协具体领导,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为促进计算机普及并兼顾提高,从95年开始全国举办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区联赛。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5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界以乐区获得一等奖者;自主招生(高考加分照顾)享受加5-30分,和保送大学资格;其它竞赛获奖者不享受此待遇。
关于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触步丝赛(早期称为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是旨异兴省害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全国从1984年开始举办360问答全国性竞赛。而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解美营维境倒lOlympiadinInformatics,简称IOI)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也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NationalOlympiad路载英失inInformatics,简称NOI)。
参赛对象组别形式性质目的备注
NOI全国分区联赛初赛
(每年10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在校中学生
初中、高图记细织务中组
笔试
普及
确定获初级选手证书名单及进入复赛名单
通游千命补轴推水示表古频信赛,95年第一届
NOI全国分区联赛复赛
(每年11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初赛优胜者
初中、高中组
上机试
普及兼顾提高
确定全国分区联赛一、二等奖,省各等奖及全国各级证书获得者名单
在主要市进行,省派评委协助测评
广东省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决赛
(GDOI,称称省奥赛,每年7月)
动态分沙阻持克助此交赵吗改行配(由上年成绩确定各市名额,约70-80人)
同一份题,分初、高中评奖
上机试
提高
确定省奥赛各奖项,确定参加NOI组队选拔赛人选
84-85年通信赛,92年制定并执行省竞赛条例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同)
冬令营省集训暨重点中学赛
(每年寒假)
各市及各重点中学尖服尔流啊款采食子,约30-35人
不分高初中组
上机试
提高集训
确定各奖项
95年第一届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同)
NOI广东队组队集训选拔赛
(每年7月)
GDOI高(初)中前几名,人数不超过13人。
不分高初中组
上机试
提高
选拔参加当年全国赛省队队员
92年开始采用此形式
(注:湖北省的情况,可能不镇形异完款同)
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NOI,简称全国赛,每年8月)
每个省队2男1女
不分高初中组
上机试
提高
确定全国赛各奖项,确定参加国家集训队员
84年第一届,92年开始采保斗激卫用此形式
IOI中国队组队选拔赛
(每年4月)
全国赛前15名组成的国家集训队
结齐致半土德不分高初中组
上机试
提高
选拔参加当年IOI中国队员
92年开始采用此形式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
(一般每年7月)
每国4-5人
20岁以下中学生
上机试
提高
确定获金、银着刚衣、铜牌选手
89年第一届
编辑本段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内容和考核方式
综观十多年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大体上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86年,当时以BASIC语言作为主要的即频但该阻程序设计语言,主要考核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熟悉的程度以及编程的技巧。仍南延社孙从1987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逐步增加了数据结构方面知识等内容,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外,还要学习一些数据结构和算法奏集架的基本知识,加强上机编程调试能力的培养。自从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整个计算机竞赛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一个整体性的全面要求,也即整个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已成为智力和应用计算机能力的竞赛,涉及到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程序设计知识、组合数学和运筹学的知识、人工智能初步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编程和上机调试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广东省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从命题到评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要求和做法力求尽量与NOI和IOI竞赛衔接。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核方式是采用封闭式(连续3~4小时)上机编程解题的形式,不限编程语言,竞赛题量通常较大。程序完成后要通过严格的数据测试,这就对同学们编程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能编程,编好的程序能运行,而且所设计的程序还要能通过在各种边界条件下和各种环境下设置的测试数据。这种严格的数据测试方法,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编辑本段
科学化、规范化的奥林匹克学科竞赛
省信息学竞赛委员会在组织竞赛中创造性地制订了一个使竞赛组织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竞赛条例。这个行之有效的条例是92年制订并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这个条例不断得到完善。从而使整个信息学竞赛能按照竞赛本身的客观规律来组织,这对于促进我省信息学竞赛良好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个条例的基本精神是对各市参赛名额实行动态分配,建立A、B、C类市升级、降级制度。也就是说,各市每年参加省奥赛决赛的名额,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按组织者的意志来分配的,而是根据去年参赛成绩来决定(当年竞赛结束时,每个市就可根据成绩计算出明年的参赛名额)。因此,各市参赛名额的增加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这对于促进省内各市、各校之间的良性竞争,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条例,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主要内容:
参赛名额分配规则
参赛名额分为基本名额和奖励名额,奖励名额与基本名额比例约为1:2。
①基本名额:根据上一年竞赛成绩,分别定出各市参加决赛名额的基数。获团体总分前三名的市(A类市)6人,获团体总分第四至八名的市(B类市)4人,其余的市(C类市)1~2人(去年有参赛的市2人,去年无参赛的市1人)。
②奖励名额:上一年竞赛每获一个高中或初中一等奖、女同学前三名、参赛队员全部获一、二等奖的市均给该市增加1个名额,C类市中成绩最好的2个市各增加1个名额。并规定获校团体前三名的学校各奖励1个名额给原学校。
③根据91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提出的“开展一个鼓励女孩参加信息学竞赛活动”的精神,全国赛从92年开始规定每个省队至少有1个女同学参加。因此,我们在条例中也规定了A、B类市基本名额中包含有1个女同学名额,如不派女同学参加,则该名额取消。为了鼓励女同学多参赛,条例中也作了“女同学的奖励名额必须派女同学参加,否则该奖励名额无效”的规定。
④为既保证各市组队的自主性而又保证尖子培养后继有人。条例作了“分配给各市名额,其高初中人数自定,但其差额不得大于1”的规定。
设立市级、校级团体奖
设立市级和校级团体奖,对于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促进各市及各校之间的良性竞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市团体总分计算方法是:参赛选手3名以上的队按全部参赛学生按前N名平均成绩计算(含女同学最高分,其中N为各市基本名额数)。计分时,由于省奥赛决赛是高初中组用同一份题但分开评奖的方式,所以,计算团体总分时,初中学生成绩按年级加权(初一为1.15,初二为1.10,初三为1.05),而高中学生不加权。
校团体总分计算方法是:参赛选手2名以上的学校按前2名平均成绩计算,初中学生加权方法同上。
十分有趣的是,采用这样的团体奖计分方法,对参赛市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和起到“不进则退”的自动调节作用。例如,甲市去年进入A类市,今年基本名额为6名,乙市去年为B类市,今年基本名额为4名,如果甲市只有4名尖子,另两名的水平远不及前面4名,而乙市也有4名尖子,尽管其总体水平即使比甲市前4名尖子略逊一筹,但其最后平均成绩,很可能超过被第5、6名选手拖了后腿的甲市,即甲市今年会降为B类市。也就是说,保住A类市的桂冠往往比夺取这个桂冠更难,因为要夺取A类市桂冠,只需4名尖子就够了,但要保住A类市桂冠,必须培养6名尖子选手。这种计分方法表明:对A类市的要求比对B类市的要求更高。这种竞争,同样会出现在B类市最后1~2名与C类市前2名之间。此外,我们在奖励名额方面也制订了有利于C类市升级规定,所以C类市只要努力,也是能够在1~2年内升为B类市的。再经过几年的努力,等到全省中等水平的市不是现在的4~5个市时,我们可以将B类市的范围再扩大。由于条例中建立了A,B,C类市升降级制度,使上一年取得好成绩的市也必须居“高”思危,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而上年成绩不太理想的市也有“再加一把力,就可升一级”的可能,从而增加了省内各市良性竞争。条例经过几年初中,A、B类市激烈竞争,不断换位,C类市倔起的例子层出不穷。
这个条例对各市参赛名额分配为什么不采用平均分配的办法呢?原因在于各市计算机教育和科技活动发展不平衡。我们承认这种不平衡,鼓励强者更强,保证了尽可能多的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有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而不会因名额限制而阻碍他们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采取措施扶助弱者(暂时落后的市),从而保证我省能培养出相当一批计算机程序设计水平较高的中学生,他们在省级和全国信息学奥赛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使我省信息学竞赛水平连续多年一直站在全国最好的几个省(市)之列。
标签:奥赛,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