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莎草是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0.4-1米扁三棱状,具少数叶;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第二次辐射枝上端具穗状花序,花序轴疏被短硬毛,小穗稍松排列,披针形或窄披针形,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鳞片稍密,宽卵形,先端钝圆或微缺,中脉绿色,两侧深红褐色,边缘黄白色透明,花药线形,花柱短;小坚果近圆形或宽椭圆形,棕色,具突起细点;花果期7-10月。
水莎草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甘肃、新疆、陕西、山西等地,朝鲜、日本、喜马拉雅山西北部以及欧洲中部、地中海地区均有栽培。生长于浅水中、水边沙土上,有时亦见于路旁,适应性广,喜湿润环境。繁殖方式一般为根茎或种子繁殖。
水莎草味苦、性平,归肺、肝、胃经。具有止咳、破血,通经,消积,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产后瘀阻腹痛、消化不良、气血瘀滞等症状。
想要了解更多“水莎草(莎草科水莎草属植物)”的信息,请点击:水莎草(莎草科水莎草属植物)百科
标签:水莎草(莎草科水莎草属植物),莎草,生长习性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baike/6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