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电影:
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
影片剧情介绍
《星火燎原》是《饥饿游戏》的第二部。凯特尼斯和皮塔以优胜者的姿态回到家乡,两人都获得了丰厚的奖金,从此不需要再为衣食忧虑。凯特尼斯原以为生活就此安定了,却没想到都城的总统会突然现身,告诉她必须和皮塔继续扮演相爱的情侣,甚至必须在所有人的关注下步入婚姻。原来凯妮丝在饥饿游戏的最后关头,迫使都城改变游戏规则的举动,被许多凯匹特的百姓视为反抗都城暴政的象征,除了让都城脸上无光外,更激起许多人的造反情绪。都城总统虽然对凯妮丝恨之入骨,但是又不能让这个万人瞩目的人物凭空消失或死亡,否则所有人都会知道都城总统害怕百姓造成。相反的,凯特尼斯和皮塔必须要继续呆在聚光灯下,以显示都城将一切都控制在手心。 凯特尼斯动了念头要逃跑,甚至着手寻找逃跑的方式。可惜事情的发展超出她所预想的。第八特区发生率先暴乱了。都城立刻在所有特区都增派大批的维安人员,可能的逃脱路线都被围堵住。当凯特尼斯放弃抗争的念头,与皮塔公开准备结婚事宜时。尽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饥饿游戏,但每隔二十五年会扩大规模,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举办这被特别称为“大旬祭”的活动。第一次的大旬祭是将规则改为由各特区投票选出贡品人选,第二次虽然维持抽签的方式,但将贡品的数目增加一倍,每个特区抽出二男二女,换言之,将牺牲者的数目从二十三人增加为四十七人。凯特尼斯和比皮塔加的是第七十四届饥饿游戏,因此紧接着就是第三次的大旬祭。透过电视,都城总统宣布了第三次大旬祭的规则:从各特区的优胜者中选出贡品。可悲的是,第十二特区历年来只出过3个优胜者,二男一女。因此,凯特尼斯是女性签箱中唯一的候选人。男性候选人虽然有两位,皮塔和他们的战术指导黑密斯,但皮塔是绝对会自愿参加,以保护凯特尼斯安危的。于是,凯塔尼斯和皮塔又被送回都城去参加饥饿游戏了。只是不同于上次,所有人都知道凯特尼斯这次是必死无疑。
影片经典台词:
1、人们要的是反抗。
2、只希望能全力保护你们。
3、记住你的真正敌人。
4、你想来场真的战争吗?
5、在他们杀我们之前,我们得快点走。
6、我希望你们现在就是抛空一切,全心比赛。
7、她并不仅是人们眼中的她,所以,必须让她销声匿迹。
8、你要清楚,我所做的一切引发的后果都会降临到你和母亲身上。
9、去年只是大战前的小菜,今年面对的可是真正的杀戮。
10、我懂,是你救了我们,但是我无法继续在相机前做作,并且置这真实的世界于不顾。
影片《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的成功之处:
1,影片情节设计的成功。继影片《饥饿游戏1》的《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在情节设计上,紧接第一步剧情,制作出更加精彩的剧情:上一部是挑选12个区的24名精英进行对决,而这一部影片则是挑选出12区的24位冠军,进行24位冠军之间的对决,从而挑选出最后的胜利者……顶级24位冠军之间的对决,这样的情节设计,增加了影片的可看度和丰富度,让观众拭目以待的感觉。
2,影片特殊配角设置的成功。在这部影片《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中,比起第一部《饥饿游戏》,影片增加了很多特有的角色,比如,血鸦,大猴子,以及还有不同挑战环境的改变,甚至是富有逻辑推理的场地设计——时钟转盘,这些特殊的辅助设计和角色扮演设计,使得影片更加精彩更加富有生动性,激发观众的激情与热血,给观众带来无尽的震撼。
3,影片结局上的创新与成功。第一部影片《饥饿游戏》的结局是最后只有男女主人公活了下来,而《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却是以男女主人公和12区的挑战者们打破了游戏规则,最后有一般以上的挑战者存活了下来作为结局,从而为下一部男女主人公的起义做下了伏笔,一语双关,做了一个起承转合的结尾铺垫,做得很成功。
影片值得学习和深思的地方 :
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最深震撼的地方是,影片中24位角色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决斗与屠杀,在这些人里,他们都为着活下去而心狠手辣地屠杀着自己素不相识的人物。当一个人被逼迫到生存的极限和绝境之时,他就可以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屠杀任何一个阻挡他生存的人物。用经典心理学的一个试验,可以说明这一个案例:
斯坦福监狱实验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做的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做的实验。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
斯坦福监狱实验
主持人
菲利普·津巴多
时间
1971年夏天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是必须完成14天的实验。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部分,12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另外12个充当囚犯的角色,实验时每组只有9人,3人后备。实验模拟真实监狱环境,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连衣裙一样的罩衫),右脚戴脚镣。
有些装备与真实监狱中的不同,是为了让志愿者能迅速进入囚犯的角色。和真实监狱类似,囚犯志愿者被关在监狱后就不能自由行动,3个人住一个小隔间,只能在走廊放风,每个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充当看守的志愿者,没有进行培训如何做狱警,只是被告知可以做任何维持监狱秩序和法律的事情。看守3个人一组,每组工作8个小时,三组轮换。
实验开始的第一天晚上,看守就在半夜吹起床哨,让囚犯起来排队,以验证自己的权威是否已经树立在囚犯志愿者心中。他们惩罚囚犯的时候会命令囚犯做俯卧撑(在真实环境中用的最普遍的一种体罚措施),为了增加惩罚力度有时候还骑在囚犯身上。第二天一早,囚犯们就开始抗议,他们把监狱小隔断打通,用床堵住监狱门不让看守进来。换班的看守看到以后非常气愤,认为是之前一轮的看守对囚犯过于仁慈。他们用灭火器喷射囚犯,扒掉囚犯衣服,揪出带头捣乱的囚犯关禁闭,并恐吓其他囚犯。但看守很快意识到问题,3个人无法妥善管理9个囚犯,于是他们找了反抗活动中3个罪过最轻微的人,单独把他们放到一个隔间里,给他们比其他囚犯更好的待遇,可以穿正常衣服,可以刷牙,吃更好吃的饭菜。半天后把他们放回到其他监狱中,再把带头捣乱的三个也放到优待的隔间里。囚犯于是相信这三个人因为告密才得到好处,不信任开始在囚犯中传播。
期间,有一位囚犯因精神濒临崩溃,教授不得不释放他。后来,看守无意中听到囚犯们有越狱的传言:之前被释放的囚犯会带领一群人来解救他们。于是看守和教授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先把犯人脑袋套住,转移到其他地方,然后一个人守在腾空的监狱,等待解救者,并告知他们实验已经结束,然后再把囚犯转移回来。从这以后看守对待囚犯更加严酷,经常不让他们休息,做各种卑贱的工作,想出各种方法来惩罚他们。有时候看守不让犯人上厕所,只能他们使用小屋里的水桶,而且还不按时清洗,让各处气味充斥在囚房里。
有个编号#819的囚犯生了重病,见到教授的时候痛哭流涕,说他不能再坚持。实验者无奈只好打算放他走,并让他现在旁边房间休息,去帮他取个人物品。这时,看守把所有囚犯叫到走廊排队开始喊口号:“819是个坏囚犯,因为他死了。”教授回来时看到#819正在低头哭泣,教授让他走,但是被他拒绝,他对教授说,他不能走,因为要向别人证明他不是一个坏囚犯。教授告诉他,你不是819,你的名字是xxx。这时志愿者才恍然大悟,离开了模拟监狱。教授组织囚犯召开了一次听证会,告诉他们,如果有个机会可以要求保释,但之前的报酬都拿不到,是否会选择保释,几乎所有的囚犯都同意保释。教授在询问完后说要考虑一下这个提案,并让他们回到牢房,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抗议。这时只要他们中有人提出中断实验,其实会获得和保释相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人已经把实验当成真实,不懂得反抗了。
到了第五天,志愿者家长请来了律师。因为前几天曾有位牧师来监狱与囚犯聊天,模拟真实监狱中的牧师工作,囚犯们请求牧师找律师来解救他们。但是律师来到现场以后,表示无能为力,因为这仅仅只是个实验,家长们的解救行动失败。但最终实验还是在第六天被终止,原因有两个。一个实验组织者们从录像中发现,看守在夜间往往会对待囚犯更加残暴,使用各种龌龊的手段折磨囚犯,因为他们以为半夜的时候没有人会关注他们的行为。另一个原因是,哈佛大学里一个前来参观的教授,在看到犯人被戴着脚镣连在一起,脑袋上套着袋子看不到东西,还被看守吆喝着在厕所里跑来跑去。她感到相当震惊,强烈抗议实验不能这么虐待志愿者。教授这时也才清醒过来,随后终止了实验。或许我们会困惑心理学教授为什么会如此迟钝,但是在那名抗议的教授之前已经有50人参观过实验监狱,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过异议。
这个试验中的所有人,都被深深卷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无法自拔,不管是虐待者还是受虐者,甚至于主持实验的教授也被卷入其中,成了维持他那个监狱秩序的法官形象。
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和诱因下,好人也会犯下暴行,善恶之间的界限并非不可逾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鬼。
很多人指出,斯坦福实验本身存在着不少瑕疵。比如,虽然参加实验的志愿者都是“普通人”,但是征集志愿者的报纸广告上明确说明了要进行一项“关于监狱生活的心理研究”,这样的用词会不会已经在无意中对参加者进行了筛选?
为了证明这一点,2007年时有另外两名心理学家做了另一个实验。他们分别登出了两则志愿者征募广告,一则广告的用语和津巴多完全一样,另一则则略去了“监狱生活”这个信息。后来的测试证明,前一则广告吸引来的志愿者,明显要比后一组志愿者更加有攻击性、更加专断独行、更自恋、更有控制欲、更缺乏同情心。
即便如此,这个实验仍然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像斯坦福模拟监狱那样的真实监狱,许多狱警在自己的生活中想必也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可是一样会对囚犯拳打脚踢百般凌辱。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觉得自己在作恶,管教囚犯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还有非洲的种族屠杀,文革中的红卫兵,纳粹的士兵……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真实的“斯坦福监狱”要比津巴多的模拟监狱更加残忍、更加触目惊心。
在实验结束后,津巴多写了一本书《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路西法曾经是上帝最宠爱的天使,担任天使长的职务,但是后来他举起反旗,被赶出天堂堕落成了撒旦。
津巴多的结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和诱因下,好人也会犯下暴行,善恶之间的界限并非不可逾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魔鬼。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实验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了人们会因为环境赋予他们的期望而做出相应的举动,从而与外界对自身的期望保持一致。
斯坦福监狱实验证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暴君。所以通过这个分析,可以理解《饥饿游戏》里的屠杀游戏了。
标签:星火燎原,赏析,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