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15日午间曝光“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的消息,“铬超标”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关键词。
对此,39健康网的编辑专门采访了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他表示由于铬的形态与其毒性相关性较大,六价铬对人体危害较大,他还透露“铬超标”实际上标志着胶囊中还存在其他有害物质。
图为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
郝凤桐向39健康网的编辑介绍,目前媒体报道的药用空心胶囊中铬含量超标几倍乃至几十倍,可以说是铬元素的总量的统计,但却没有对铬的形态作出相关分析和披露。
他透露铬的毒性与存在形式有关,金属铬毒性最小,三价铬本身是人体的必须元素;而六价铬则对人体会产生重大危害;人体胃肠道对三价铬的吸收为1%左右,对六价铬的吸收是三价铬的3-5倍。
据了解,正常成人身体约含铬6-7mg,在体内分布很广。三价铬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人体糖和脂肪代谢,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1957年schwarz和mertz首先观察到铬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并发现葡萄糖耐量因子含有铬。
1973年toepfer等人证实葡萄糖耐量因子是一种含铬化学物质,铬缺乏导致葡萄糖耐量降低、生长发育不良、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等不良影响。
六价铬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对生物存在广泛的毒害作用。科学研究发现,六价铬化合物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但研究结果表明其致癌作用只发生在特定部位,例如局限于肺和鼻腔,而且需要较高的暴露剂量。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环境学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口腔摄入六价铬约有10%会被机体吸收,被人体吸收的六价铬约有10%可能在人体内停留达5年之久。动物实验显示口服六价铬4-8周的大鼠和小鼠,其肝脏、肾脏、脾脏、肺、心脏、肌肉、血液和骨骼中都有铬的存在,表明通过饮用水摄入可溶性六价铬,有可能对组织、器官产生潜在的毒害和致癌作用。
另外针对央视曝光的“药用空心胶囊”事件,他表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业明胶来代替食品明胶本身是违法行为,应当坚决查处;他也呼吁媒体,不该仅仅只关注于药用胶囊中的铬元素超标,而应该把铬元素超标作为标志物。
恰恰是由于不良厂家使用皮革下脚料作为工业原料,而导致有害物质的产生,而铬元素的超标实际上作为有害物质的标志物,表明被曝光的药用空心胶囊中可能还存在其他有害物质。
标签:郝凤桐,还存,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