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句,评价三毛为什么没有中间地带可言?
我们先顺着题主的思路来。 首先,三毛的作品是经历大于文笔的。你觉得她描述的沙漠见闻比画还美丽,那是因为她真的在沙漠里待了一段时间,而且是体会过了里面的各种酸甜苦辣,这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拥有的新鲜体验,这段经历本来就已丰富无比,稍加润色便是一部好故事了。其实你只要看一下她的非游记类的作品比如书信或是书评,你会发现她的文笔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
题主还提到三毛在自己的作品里展现出了坚强,这我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仅仅拿经典作品来说,撒哈拉里的她和西班牙小岛上的她展现了很多特质:富有同情心、悲天悯人、乐于助人、自然朴素、爱想象等等等等,但是作为读者我确实是没有看到她标榜出一个坚强的自己,相反的我却时常看到她的恐惧、她的茫然和无奈。我很少见到三毛评价自己说是坚强的。
题主的选择题里,似乎三毛不是人格完美无缺的,就是有致命缺陷的。我们可以质疑她作品的真实性,但是仅仅凭借这个就判定她是极度自卑的就说不过去了。我更倾向于把三毛当成一个平凡的女人,这或许也是三毛的理想。她可以情绪化,理想化,她的作品也可以放入自己的想象,或是偶尔杜撰一些内容,她也可以在众人面前发表一些不符合内心想法的言论。这些大多数人都习以为常的行为三毛也是可以做的吧。
她就是一个平凡的文化人,也拥有人类的弱点和优点。不拿圣人或异类的标准去绑架她,是对她在天之灵的公允。
三毛说自己的世界像一片湖,外人只看到的是湖上的风景,至于湖底她是不可能,也不愿让人观赏的。每个人只看到她的一面。因此,很难说三毛是怎样一个人。我感觉她更像美人鱼:愿意牺牲一切追求所爱的一切。
走遍天涯,心还是不够宽。她的结局也是说明了一些问题。写作浪漫美好。现实中泼妇心态。
楼主觉得三毛的故事不真实,是不是只读了她的几本书,印象中只有那个撒哈拉沙漠中为爱痴狂的三毛呢?
当你读过了她的幼年、青年、中年,了解了她的爱情、亲情、美学造诣,还可以读一读她的回信和对学生的批语,你就会发觉她的真实;也发觉如她自己所说,她的文章不见长于华丽文藻,而是真实的对人生的感悟思考。
三毛不会允许自己活在虚幻和想象的世界。
一、她的书里提到不喜欢收集曾经写过的文章,可以推测她是一个不愿意花心思记录过往,全心全意活当下的人。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没有留下什么佐证来证明她的生活
二、 三毛,一个行事随性洒脱待人坦诚热情的人,渴望什么定会奋不顾身去,想象出一个世界欺骗自己违背了三毛的性格)
三、三毛她洞晓事理,总能做出既符合礼仪又照顾到别人心情的举措。(从她记录下的每一件事中对待不同的人的态度中看出)必定是一个内心明辨是非,自有一番严格的自我衡量标准和行事准则的。这样一个内心严格自律的人不可能允许自己幻想行为。
四、书中的三毛是一个心地善良纯净追求真善美的人,从不会用恶的想法揣度他人,反而总是给予细心地安慰和有趣的建设性的意见来帮助他人。幻想一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欺骗,欺骗自己,发表出来就是欺骗他人。而欺骗可能会造成伤害。
五、三毛临终前变得抑郁以及最终选择了自杀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在荷西去世后她收到重创之后的行为,正常人都会有不寻常的举动。况且三毛不是一个有着普通人思维的人,自杀只是选择自己掌控自己的死亡。她从来不惧怕死亡,在她看来死亡是一种好的归宿。
六、最后 愿她天堂安好!
我记得读的三毛的第一篇文字是《
》,读完后真的有种惊艳的感觉,与那时比较迷恋的青春文学很不同,她的文字没有文艺腔调,没有忧郁的气息,所散发出来的是积极,阳光,真诚,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三毛是一个活的真实又有些脱离世俗的人。她会为了追自己喜欢的人而做出一些大胆的举动而完全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比如不论是上课还是吃饭一直跟着对方,在读大学为了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她甚至决定退学结婚。三毛是有着拾荒梦的纯真女子,在外人看来毫无用处的的东西于她都是宝贝,在三毛纪念馆还可以看到当年三毛拾来的宝贝。三毛是一个为爱而生为死的女子,没有了爱的人在身边,她再也无法快乐起来,荷西死后,她痴迷于通灵之术,希望能与在天堂的荷西取得联系,她相信荷西感应到了。三毛又是一个十分敏感和缺乏安全感的女子,她在小学五年纪时读到宝玉出家而伤心大哭,她小时又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一生自杀过三次,在死之前是有抑郁症的,一生中的大半时间她是不快乐的。三毛编剧的《
》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由林青霞扮演的沈韶华会把钱放在枕头里面,出门时就抱着枕头,生活中的三毛亦是如此,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她需要人陪,可是又有很少人能走进她的世界,终其一生也只有同样纯真的荷西一人而已。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也许罗大佑为纪念三毛写的这首歌更能诠释三毛这个至情至情的女子传奇的一生。
文艺女屌丝
就是一个出了名的小资产阶级文艺妇女。类似的文艺青(中)年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只不过出名的很少而已。
标签:三毛,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