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是由于唾液分泌显著减少造成的,可见舌乳头萎缩,舌质变得干而红,舌苔消失剥脱;
而眼干则是因泪液分泌减少所致,严重的病人有时可至欲哭无泪的地步。
眼睛会有异物感、结膜炎、反复发生角膜炎是常见的症状。
个别严重病人因角膜重度干燥,导致角膜溃疡、斑翳、穿孔,甚至失明。
而出现口舌干燥和眼干等往往是干燥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全身因素有四方面,包括全身病变、支配涎腺分泌的神经功能障碍、药物及生理性改变引起的唾液分泌减少。全身病变中以干燥综合征常见,这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发病率约为3‰~5‰,常伴有眼干及类风湿关节炎。其他常见的引起唾液分泌减少的全身病有糖尿病、高血压、肝病等,这些病可引起腮腺的退行性肿大。
支配涎腺分泌的神经功能异常可由精神因素及神经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可抑制相关神经,造成唾液分泌减少。某些颅内病变及影响外周分泌的神经损伤也可导致唾液异常。某些药物如安眠镇静剂、抗胆碱能药等均可引起口干。生理性改变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及更年期妇女,此期人体各系统的机能、代谢低下或暂时性紊乱,也会出现轻度口干不适。
干燥综合症和秋燥的鉴别主要是由于二者的临床表现都有口舌干燥,然而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临床上要加以鉴别。
一、从病因、症状上来鉴别:
1、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侵害外分泌腺,包括泪腺及唾液腺等,引起眼干口燥。临床上病人出现唾液及泪液分泌减少,表现为眼及口的干燥。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腺体外的脏器如呼吸道、消化道、肾脏、肌肉、关节、血管等均有可能累及,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因唾液腺病变而出现的口干、多发性龋齿、腮腺炎等症状,称为口干燥症。因泪腺受累使泪腺分泌的黏蛋白减少,从而出现眼干涩、有异物感、少泪等症状,称为眼干燥症。干燥综合征可单独存在,也可发生于另一种诊断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前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后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因此,对于干燥综合症状的人,判断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还要检查其有无自身免疫性缺陷,或合并其他系统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明确是秋燥症还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2、秋燥的表现是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有时候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
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痰,却总是咳而不爽。
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等等。
现代医学认为,秋燥与内分泌失调、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中医认为,燥是无形之邪,体质阴虚、气虚的人,容易产生虚热,热易伤津。
二、从治疗、预后上来鉴别:
1、干燥综合征患者除需要专科治疗外,因泪液分泌少,平时应戴防护镜,避光避风,保持室内湿润;因唾液分泌少,保护牙齿需用有益牙膏、饭后漱口,牙周炎、口腔有霉菌应及时治疗。
干燥综合征患者不论到何处就医,都应主动对医生告知病情,防止手术中、手术后因气道干燥、黏液堵塞而发生意外。
2、秋燥症主要靠预防,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
首先,秋季要注意补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清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秋季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预防秋燥症,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
口干原因如此之多,有的是因为饮食、心理及生活习惯不良引起,有的是疾病引起;有的短时间内可以缓解,有的长时间困扰病人。
为了缓解口干不适,人们经常不停地饮水。这对于饮水过少或失水过多者可起到缓解作用,而对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口干却难以奏效。相反,常因饮水过多而增加肾脏负担,对于老年人及肾功能欠佳者更是不妥。
因此提醒大家口干不能短时间内缓解时,应到医院做全面检查。
防治口干舌燥3法
1.莲子芯水可防治口干舌燥:将莲子芯用开水沏,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日饮二三次可预防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嗓子疼痒、声音嘶哑、脑觉昏沉等。
同时还可治疗咳嗽。
2.吃拘杞子治夜间口于症:每晚吃拘杞子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
但应指出,对长期口干的老年人,应进一步检查,例如有人患癌症,也有口于的现象,请万万莫大意。
另外,对糖尿病或老年人因津液分泌减退而感到口干者,尤其在夜间,可将拘杞子洗净备用,需要时取一粒含在舌心上,几秒钟后,就会从舌根生出津液,解除了口中干渴,入睡前含人,一夜不用喝水。
3.蜂蜜加米醋治咽干舌痛: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1匙蜂蜜、2匙米醋,冲一大杯开水,连续喝几个月就会好转,同时对大便异常也可得以恢复正常。
标签:口干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