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百问>生活百科>历史艺术常识

历史艺术常识

2023-08-09 11:58:55 编辑:join 浏览量:541

历史艺术常识

100个历史文学常识,你了解多少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

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

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2

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2

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2

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

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

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

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

(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 、兵、刑、工 2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3

1.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3

2.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3

3.三原色:红、绿、蓝 3

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3

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3

6.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3

7.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

8.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3

9.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40.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4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4

2.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4

3.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4

4.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 4

5.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 篆 4

6.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4

7.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4

8.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4

9.国画四君子:梅兰 竹 菊 50.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5

1.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5

2.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5

3.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5

4.八门:巾-算命占卦

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55.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56.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r 应 刘桢 57.七政(七纬):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58.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59.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60.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6

1.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6

2.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6

3.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6

4.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6

5.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6

6.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6

7.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6

8.九州指:冀 兖 青 荆 扬 梁 雍 徐 豫 6

9.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70.九章指: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71.九歌指:东皇太一 云中君 。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集锦

(一)

【科举职官】〖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成、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二)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三)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四)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

〖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

一、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

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①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员。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三、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

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

1、手足:兄弟1

2、汗青:史册1

3、伉俪:夫妻1

4、白丁、布衣:百姓1

5、伛偻,黄发:老人1

6、桑麻:农事1

7、提携,垂髫:小孩1

8、三尺:法律1

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

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

2、庙堂:朝廷四、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

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1.西安,先后有周,秦,汉,新,前赵,前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

2.北京,作为都城共有近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燕国的国都,叫蓟城,辽时为陪都,金,元,明,清各

代都正式建国都于北京. 3.开封.有战国的魏,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等朝代. 4.洛阳.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在此建都. 5.南京.南京作为帝都从221年孙吴近都秣陵始,继之有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在此建都.。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

——宋 万俟咏《南歌子 端午》 条脱闲揎系五丝。

——宋 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8.《战国策》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9.《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

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10.《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倩编。

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

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

乐府原是当时官

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11.二十四史 指从《史记》到《明史》的24部史书。

其中中学课本涉及到的有:《史记》(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新唐书》(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明史》(清?张廷玉等)。

12.四史 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

共辑录清代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461种,***卷,分装为***多册,按经(被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书)、子(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集(历代作家诗文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

三、团体运动 1.初唐四杰 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四人在初唐文坛较有成就,扭转了当时过于靡丽的文学风气。

2.唐代古文运动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

3.唐宋八大家 唐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

八人在散文创作上皆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为代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4.三苏 北宋文学家苏洵和其儿子苏轼、苏辙的合称。

父子三人以文著名于世,人称“三苏”。

5.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合称。

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

6.复社 明末文学社团,主要领导人为张溥、张采,本为切磋学问,砥砺品行而设,但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7.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姚鼐等,因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

桐城派提倡简明达意、条理清晰的文风,力求清真雅正。

四、文学体裁 1.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

,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等。

2.骈文 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

书》。

3.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4.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5.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6.论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7.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

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

历史剧

开放分类: 文学、戏剧

目录

? 【历史剧的概述】

? 【历史剧的倾向】

? 【历史剧的极端】

? 【著名的历史剧】

? 【与历史的关系】

英文名称:History Drama

【历史剧的概述】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在西方,属于这一剧种的作品,古已有之。黑格尔在运用这一名称时,把它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作品,并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一条重要的创作原则。

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编写而成的戏剧作品历史剧的创作要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定于戏剧性的事件,并适当地运用想象、虚构给予丰富和补充,构成戏剧冲突,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

历史剧所表现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以及环境、风俗等都要行使历史真实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田汉的《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等都是著名的历史剧。

在中国,根据剧目取材的历史阶段,又有人把这一戏剧种类划分为历史剧和革命历史剧两类。后者专指从辛亥革命以后的现代革命史取材的作品,前者则指向以前漫长历史时代取材的剧目。

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一向是理论家争论的课题。一般地说,历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种类,并不要求作品拘泥于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和详情细节,而要求剧作家把创作的重心置于对历史人物的把握、表现和解释上。

人物的历史可传性和真实性,应该是评价历史剧作品的基本尺度,也应该是剧作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一原则时,剧作家可以根据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取舍、加工,不仅可以改变它的自然进程,而且可以进行局部的虚构。

【历史剧的倾向】

在历史剧的创作中

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要求言必有据,事皆可征,这样就容易妨碍作者的创造性,戏剧效果不强;一种是只取一点历史因由,随意创造,这样又缺乏历史真实感。

所以历史剧要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统一,作者既要有渊博的历史修养,又要有艺术创造能力,两者必须兼备。

【历史剧的极端】

历史纪实剧

历史纪实剧是历史剧的一个极端。它更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忠实再现,按照历史提供的确凿人物关系进行剧作结构,并以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安排剧情进展。这类剧目可以使观众获得历史知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艺术欣赏的要求。

剧作家可以通过这类剧目把重大的历史事件形象化,借以揭示某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观众获得启示。

历史故事剧

历史剧的另一个极端是历史故事剧。这类剧目虽然也是向过去时代取材,但是,人物和事件并没有或少有历史依据。

而是取材于某些曾经流传的历史故事,像中国戏曲中的杨家将戏、包公戏等,这类剧目具有更广阔的虚构和想象天地。

有人反对把它们归入历史剧的范畴,但也有人把它们看作是历史剧中的一个特殊门类。

【著名的历史剧】

郭沫若:

《王昭君》、《聂莹》、《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莎士比亚:

《理查三世》、《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 》等。

【与历史的关系】

艺术来源

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历史剧是以某一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蓝本进行的艺术创造,当然有一些以反映历史为主的被人们称为正剧。例如:《雍正王朝》;还有一些以娱乐为主的被人们称为戏说历史剧。

例如:《乾隆微服私房记》。

不管怎么说历史剧不能称为历史,但是它可以反映一些历史上的人和事。

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没有像国外一样从实践经验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更专注于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效果,这也就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在儒家思想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入仕从商,不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自然科学研究只能成为少数人(负责技术的官员等)的专利。

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还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像四大发明,虽然目的依然是为生产服务,但后来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使它们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另外像在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令人瞩目。

墨家的确可谓是中国最早专门研究自然科学的群体,但春秋战国混乱的背景和自身“兼爱”“非攻”的思想主旨制约了它的发展。

不过,我自己更偏向于是儒家思想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儒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中国人没有像外国人那样思想自由。

这一现象在明清程朱理学崛起后更加凸显。

。。思想不自由,很多使就发生了。

。。历史书上不顺眼的地方

都可以归结到这方面吧。思想决定了很多东西。。。亏得我们还祭孔。。。无奈啊!!~~

标签:常识,艺术,历史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life/27520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