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玄奘西行,目的是为了学习佛法和取经。那么问题来了,玄奘西行一百年后的鉴真东渡,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向日本传播佛法和“输出”文化,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鉴真和尚东渡“鉴真前五次东渡,均以失败告终。”这句话说来轻巧。实际上,从被日本遣唐使普照和荣睿等人激发东渡的愿望后,鉴真就不断地在尝试。从扬州出海不行,就转战至福州。乃至,海风把他们可怜的船从福州吹到了海南,越走离日本越远。鉴真和尚六次东渡路线荣睿因为劳苦而离世,而鉴真最得力、最优秀的弟子祥彦也去世了,就连鉴真自己,也几乎失明。然而,他仍然没有放弃东渡日本的想法。等鉴真再次回到扬州,重新回到起点,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也就是说,在这10年的时间里,鉴真屡次尝试,终究没有成功,几乎每回都因为海路凶险。船在大海中漂流,能活下来已是万幸。鉴真在与大自然抗衡的10年里,大约只有苦笑。到753年,日本派过来的遣唐使已经到了第十批。等使者藤原清河返航,他的船终于载上了鉴真,正是这趟船,成功到达了日本。鉴真和尚三亚登陆处群雕鉴真孜孜不倦地东渡日本,除了本人弘扬佛法的意愿外,与当时唐朝的社会文明也是密切相关的。当时的唐朝强盛、开放的文明,就像暗夜里的发光体,周围的落后文明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想去发光地看看。当时,全面落后的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一拨一拨的遣唐使进入中国。天文、地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他们的学习范围之内,当然也包括佛学。唐朝放开怀抱迎接各国使者,正是反映出他的大国自信和优越感。大唐盛世史学家普遍认为,佛教层面,中国就是日本的母国。玄奘西行回国整整100年后,鉴真才开始他的第一次东渡计划。那个时候,唐朝比100年前更自信。佛教徒也有理由认为自己所在的国家正处在佛学界的中心地位。大约正是抱着这种佛学无国界以及传教的思想,当日本遣唐使向鉴真发出东渡邀请,鉴真也下了这个决心。唐朝盛世那种各国“知识分子”云集的气氛,令人想到20世纪初的巴黎,或者现代之美国,宛若“黄金时代”。大唐盛世景象生活在繁华都城里自然是优渥的,一旦出行,交通仍然是巨大的问题。长途旅行,不只艰辛,还意味着需要冒生命危险。所以,在漫长跋涉、九死一生的文化交流中,走出去的总是信仰虔诚、甘愿冒险的僧人。鉴真最为典型。哪怕一路都有人庇护,有官员将他奉为神明,钱财船只用品一概不在话下,也曾总是缺少一点“天时”,风浪里漂泊,无法靠岸。在鉴真无法抵达的10年间,他写了两首诗明志,其中一句结合他后来的凶险旅程来看,不免感慨:如论惜命短,何得满长祇。鉴真东渡现在我们还存在着一定误区,认为“穷得没饭吃才被送去寺庙当和尚”,但是在唐朝,想成为正式僧人,过程繁复,最终被国家官方认可,至少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鉴真一到日本,就在日本的要求下,对流传在当地的佛经进行了校对。他双目无法阅读,只靠听人逐字诵读来指出其中的错漏。除了这些细微工作,鉴真真正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天皇建立起受戒仪式。鉴真到达日本在此之前,日本寺庙的宣誓都是僧侣在佛像前“自我认定”,不是由受戒师完成。换句话说,那时日本的僧侣系统极为混乱,训练、受教、受戒等过程,都没有严格的规范。鉴真说服了日本天皇,在他初到奈良住的东大寺,设立戒坛。他在这里为几位皇室成员及400多名沙弥受戒。还有原先受过旧戒的80名僧人,也愿意再重新受戒。同时,鉴真还著有《戒律三部经》刻印流传。自此,日本受戒传律的规则就被鉴真重新建立。
标签:玄奘西,鉴真,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