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现为慢性浅表性炎症反应的疾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慢性胃炎的一种。
病因常有嗜酒、喝浓咖啡浓茶、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导致。
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现象,比如进餐后出现上腹不适、隐痛,伴嗳气、打嗝、恶心、反酸,偶有呕吐。
病因: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其中比较常见的因素有:
1.细菌、病毒、毒素,常见于急性胃炎之后,黏膜病灶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转变成慢性浅表性胃炎。鼻、口、咽等部位的慢性炎症病灶的细菌和毒素的长期吞食刺激,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
2.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和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增多,引起胃黏膜屏障的破坏,导致慢性炎症性病变。
3.药物,部分药物,比如水杨酸制剂、类固醇激素、洋地黄、保泰松等,可导致胃黏膜慢性损害。
4.刺激性食物,长期进食烈性酒、浓茶、浓咖啡、辛辣和粗糙食物,饮食生活不规律,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而诱发胃炎。
5.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胃长久处于瘀血及缺氧状态,引起胃黏膜屏障功能削弱,胃酸分泌量减少,细菌繁殖,造成胃黏膜炎性损伤。慢性肾衰患者,尿素从胃肠道排出量增多,经细菌的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损伤,引起胃黏膜炎症,甚至糜烂。
6.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现代研究认为胆汁反流是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8.心理因素,因为心理不健康,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抑郁状态,可引起全身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胃黏膜血流减少,引起胃黏膜屏障的破坏,最终形成胃黏膜慢性炎性反应。
临床表现:
1.上腹痛,最常见症状是上腹部痛,上腹部痛通常无规律,与进食无明显关系。疼痛一般为上腹隐痛、胀痛等症状。往往因为进食生冷、硬食、辛辣、刺激性食品而加重症状。
2.腹胀,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通常有腹胀。通常为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病人常有嗳气。提示胃内气体增加,经口腔排出,可使上腹饱胀症状缓解。
4.反复出血,出血常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黏膜急性炎性改变。
5.其他,食纳差、泛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腹泻等症状。
6.体征,常有上腹部压痛,部分病人可有消瘦和贫血。
检查:
1.胃镜检查,内镜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2.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中HP的检出率高达70%~90%。
诊断:根据病人的主要症状,如上腹部饱胀,疼痛等等,可初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确诊主要靠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病理检查。
治疗: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过数月,数年病变也可以恢复。
1.消除病因,戒烟戒酒,减少盐的摄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减少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最好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浓烈的香辛料和过冷热食品。
不吃盐渍、烟熏、不新鲜食品;停用某些刺激性的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有鼻腔和咽部慢性炎症灶,必须予以治疗。
2.药物治疗,
(1)胃黏膜保护剂。
(2)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药物
(3)如果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予以药物根除。
(4)制酸剂药物治疗。
(5)上腹疼痛较重者可适当服用止痛药。
(6)可适当应用助消化药。
预防:胃病是慢性疾病,病人要注意调养。
1.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要进食对胃有刺激的食品,食用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的香辛料及过热过生冷食品。不要吸烟喝酒,不吃辛辣油腻食品。细嚼慢咽,促进消化、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少吃不新鲜食品。
2.避免刺激,避免对胃刺激性的药物,避免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类固醇激素。戒酒戒烟。
3.精神与心理调理,精神情绪因素是影响胃病的重要原因,如果长时间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容易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诱发胃肠道黏膜缺血、运动和分泌失调,引发胃肠道疾病。
标签:浅表性,胃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