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百问>百科知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023-07-15 05:58:15 编辑:join 浏览量:58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第一节概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mbocytosis,PT)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Thrombocytosis,ET)或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HemorrhagicThrombocytosis)。

系克隆性多能干细胞疾病,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其特征是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生,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且伴有质量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出血倾向和/或血栓形成;约半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于1920年由DiGuglielmo首先报道。本病发病率低,过去认为本病为所有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最少见的一种。

但近年的研究发现本病并非少见,甚至高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据Phekoo报道的一组826例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病例本病约占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36%。

1999~2000年度欧洲标准人口统计(ESP)和世界标准人口统计(WSP)报告的PT在所有人群中的标准发病率分别为1.65/10万和1.13/10万。

国内发病情况不详,北京协和医院1938~1995年共仅诊治本病22例。本病发病年龄范围广泛,从2岁到90岁患者均可发病,平均发病年龄60岁,好发于50~70岁之间。

据英国东南部地区的一组资料显示其发病年龄为21~99岁,平均年龄为73岁,小于65岁以下者占31%。

各年年龄组的发病情况分别为16~24岁组为0.07/10万,25~34岁组为0.37/10万,35~44岁组为1.26/10万,45~54岁组为1.3/10万,55~64岁组为2.52/10万,65~74岁组为6.51/10万,75~84岁组为12.82/10万,85岁以上组为11.1/10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显示为女性发病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男:女约为0.76:1。

第二节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病因发病机理

1、对病因的研究:本病病因不明。

①、通过对G6PD同功酶的研究发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仅有一种同功酶,而非造血细胞如纤维母细胞则具有A型和B型两种G6PD同功酶,呈杂合型表现。因而认为本病是一种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

另外,本病与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可共同存在和互相转化,亦提示本病的病变发生在多能干细胞水平。由于多能干细胞的异常,导致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持续增殖,血小板产率平均可为正常人的6倍,加上过多的血小板从脾和肝脏储存部分释放入周围血液,且本病患者的血小板寿命大多在正常范围,因此,导致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

②、对酪氨酸激酶的分子学研究:新近的研究表明,JAK2作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激酶系统,在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发生JAK2V617F突变时,JAK2V617F作为一种组成性酪氨酸激酶,激活JAK-STAT信号传导系统,导致骨髓细胞产生异常增殖,特别是当JAK2V617F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共表达时,这种激活作用更强。

JAK2V617F突变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发生率为23%~72%,平均约为50%左右。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可检测到这种突变基因的存在,如常规DNA测序法,焦磷酸测序法,解离曲线分析法,等位基因特异PCR方法以及BasXI限制性酶切分析法等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良好结果,其中以定量PCR方法为首选。

2、对出血机制的研究:本病的出血发生率约为3.6%~37%,多数出血事件较轻,其发生机制不明。可能原因有

①血小板功能缺陷,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减退,释放功能异常,血小板肾上腺素受体及前列腺素D2丢失,Fc受体数目增加,血小板糖蛋白(CD36)总含量及表面表达增加,血栓烷A2生成增多,血小板第三因子有效性下降,5-羟色胺减少等。

②凝血机制异常,在血小板计数

1,000~

1,500X109/L以上时出血症状相对多见,可能与vonWillebrand因子的获得性缺陷(AvWS)有关。在MPD患者中,AvWS表现为vonWillebrand因子多聚体的缺失,导致蛋白功能缺陷,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提示出血为血小板数值的绝对升高而非克隆性血小板功能异常所引起。

一旦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血浆中vonWillebrand因子多聚体水平随之恢复,出血倾向好转。

但高血小板计数和AvWS之间的关联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凝血因子的消耗也是引起出血的原因之一。

③血管内血栓形成,造成血管末端梗塞,梗塞区破溃出血。

④药物因素,在进行抗血栓、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过程中,也可能触发严重出血。

3、对血栓形成机制的研究:本病的血栓发生率约为11%~25%,机制不详。

血栓形成事件较出血事件为重。

动脉血栓多于静脉血栓,血栓可累及大动脉。可发生腹腔血栓事件、红斑性肢痛和一过性神经事件等。可能的机制有

①促凝性循环因子的作用,如活化的血小板产生不稳定的因子-血栓素,引起血小板强烈聚集及释放反应,形成微血管栓塞,进一步发展为血栓形成。

②血小板的作用:通过对红斑性肢痛症的组织学研究发现该病存在富含vWF和少量纤维蛋白的血小板为主的动脉微血栓,以及本病对阿司匹林高度敏感表明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仅仅控制血小板数量并不足以防止大多数血栓并发症。

③血小板受体和血小板活化:血小板的止血反应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的数量和质量相关,MPD时存在多种血小板膜蛋白和受体异常,如GPIIb/IIIa、GPIb、GPIV、GPVI、肾上腺素受体、TPO受体cMPL等。有研究表明血小板糖蛋白多态性与血栓形成相关;

另外,本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增加,如P-选择素、血小板反应蛋白和活化的纤维蛋白原受体GPIIb/IIIa表达增加,并与血栓形成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血小板活化特征还包括与促凝活性相关的血小板微粒的形成;血小板活化的精确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患者存在脂氧合酶缺乏,增加内过氧化物TXA2产生效率,或是由于JAK2激活性突变、异常HCT的作用、湍流或TPO水平增加等。

④血小板与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测定ET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内皮损伤(TM和vWF抗原)、凝血酶活化的标志物水平(TAT复合物、F1+2和D-二聚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本病存在中性粒细胞活化、内皮损伤和高凝。

ET患者VEGF水平增加,使内皮活化增加。活化的白细胞通过颗粒内容物释放,与血小板聚集而促进血液凝固。有微血管血栓事件者其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百分率增加,这种聚集在触发单核细胞TF表达以及超氧化阴离子和炎性细胞释放引起的内皮活化和损伤中具有致病作用;

同时这种聚集还与活化指标CD11b和CD62P的表达相关。

另外,血小板上CD62P和中性粒细胞上的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结合而形成一种粘附链,并随着CD11b与血小板GPIb或结合于血小板GPIIb/IIIa上的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而形成更稳固的黏附。

⑤红细胞压积的作用:HCT是体外全血粘度的主要指标,但在体内血流动力和动脉氧合也对流变学有影响。

HCT可以影响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与白细胞和血管壁的作用机会,其增加将造成血浆/血小板区域缩小,进一步加剧促凝效应。

二、病理学改变由于血小板极度增生而造成微血管血栓性损害。脾充血,可有广泛性栓塞,少数病例有脾纤维化和脾萎缩。血栓可发生于下肢静脉、脾静脉、肠系膜静脉以及肾、肺、脑等不同部位。随着血栓的形成,相应部位可产生坏死及(或)继发性萎缩性病变等。

本病可有骨髓外浸润,巨核细胞系的增生不仅限于骨髓,亦可累及骨髓外组织,主要是肝、脾等组织内出现髓外以巨核细胞系为主的增生灶。由于本病恶性程度较低,增长速度较慢,肝、脾多呈轻、中度肿大。

第三节临床表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好发于50~70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亦可发生于青少年和婴幼儿。病程一般较缓慢,发病时往往无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不少患者偶尔因发现血小板增多或脾脏肿大而被确诊。大约80%的患者可有原因不明的出血或血栓形成,其中以出血较为常见,出血可为自发性或外伤、手术引起的异常出血。自发性出血以鼻、牙龈和消化道黏膜最为常见。皮肤出血多表现为瘀斑。泌尿道、呼吸道以及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出血,偶尔也可发生脑出血而引起死亡。血栓的发生率国外报告较常见,国内报告较少。国内统计约30%的患者可有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脾静脉、肠系膜静脉以及下肢深浅静脉为血栓好发部位,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下肢血管栓塞后,可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也可表现为间隙性跛行、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等。肠系膜血栓可引起急腹症等。肺、肾、肾上腺及脑发生血栓,可为致死原因。大约30%的病人在就诊时表现为功能性或血管舒缩性症状,如血管性头痛、头昏、视力模糊、手掌及足底灼痛感、末梢麻木及紫绀等。也可表现为疲劳、乏力、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约40%的患者可有肝大,80%的患者可有脾脏轻度或中度肿大。也有约20%的本病患者可出现无症状的脾梗塞,由此而导致脾萎缩。

第四节实验室检查

一、外周血象

1、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多数在1000~2000X109/L之间,偶尔可波动于800~1000X109/L之间,也有高达3000X109/L以上者,最高有14000X109/L的报告。

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但也可见巨大型、小型及畸变型血小板及颗粒增多的血小板,常聚集成堆,偶伴有巨核细胞碎片或裸核。

2、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95%在10X109/L以上,偶尔可达到40~50X109/L,一般不超过50X109/L。

分类以中性分叶核细胞为主,偶可见到幼稚粒细胞,部分病人可有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3、红细胞计数一般正常,10%~30%的患者红细胞轻度增多,呈多染性,大小不均。尤其在脾萎缩时红细胞胞浆中可出现豪—胶氏小体及嗜碱性点彩。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二、骨髓象骨髓穿刺可因针管堵塞而出现“干

标签:血小板,原发性,增多

版权声明:文章由 淘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obaiwen.com/article/20760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