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口臭,肋痛,病人消化症状存在,建议复查肝功和乙肝五项,鉴于患者45岁,应作腹部影像学检查,排除可能的疾病.目前治疗慢性乙肝,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难以治愈。从现在的临床使用情况来看,中药和西药都不能够彼此替代,如将二者相结合,则能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中药汤剂在我国城乡使用相当广泛,其价格低廉,如果使用得当,辨证准确,可以起到明显缓解症状的效果。例如慢性乙肝患者往往有食欲不振、疲乏、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这些异常表现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多属于肝脾不和、肝气郁结、脾失健所致,治疗上使用健脾舒肝的药物(柴胡、枳壳、厚朴、白术、豆蔻、香附等等),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然而,中药汤剂也有其不是,如煎熬麻烦,饮片质量不一,原料来源复杂、产地不同、采摘时机不同,药物质量也各不相同,复方药物成分不清,加上一些常用中药也有一定的肝毒性作用,所以不主张长时间、大剂量口服中药汤剂。中药汤剂的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剂型改革得到很好的纠正和改进。目前国家批准的治疗乙肝的中成药种类超过百种,这些中成药在恢复肝功能、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纤维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例如针对慢性乙肝患者转氨酶反复升高的情况,使用含有五味子丙素、甘草甜素、苦参碱的中药制剂,如肝得宁、联苯双酯、强力宁、肝利欣,肝炎灵等,降转氨酶效果立竿见影,非常突出;再如消退黄疽的中成药茵栀黄注射液、苦黄注射掖、赤丹退黄颗粒等,对血清胆红素反复升高的患者来说疗效显著。但中药制剂也有一些缺点,如中药制剂都有合适的辨证分型,并非每一个患者都适合使用,患者个体差异大,辨证分型不同,用药也不相同遗憾的是现在治疗乙肝所使用的中成药,并没有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而足一种中成药可以遍治所有的乙肝患者,这就难免时常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使用中药制剂,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只有辨证分型对路,方可用药。虽然中药制剂在治疗乙肝的辅助项目上有明显优势,但是对治疗的根本问题抗乙肝病毒上,作用却较弱或不明确。
目前抗病毒疗效较好的、得到一定程度公认的要属西药,这主要包括干扰素、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呋啶、泛昔洛韦等)和免疫调节剂(胸腺素,转移因子等),如果患者严格按照其适应症选择用药,乙肝病毒e抗原的阴转串可达30左右,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阴转率可达40左右。西药的特点是药物成分明确,常常为单一化学成分,容易进行质量控制。国家对西药的研发和
标签:肝病,长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