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由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等地方戏剧艺术结合而成,并吸收弋阳腔、徽调和京剧表演的一个多声腔的剧种,流行于福州及闽中、闽东、闽北等福州方言地区。
上图闽剧《梅玉配》剧照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曹学俭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或“儒林戏”,成为闽剧的前身。当时著名文人吴兆,观看了曹府儒林班演出后写诗赞道:“粉黛钗横影,雕窗烛散辉。不堪弦歌歇,残月尚栖帏。”曹学俭把专供艺伎演出的场所取名为“夜光堂”。他不仅使曹府夜夜笙歌妙舞,而且以携带女艺人到其他府第去演唱为风雅。
曹学俭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作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曰:“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风”、“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清兵入关后,曹学俭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石仓园也随之破落荒芜,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上图福州洪塘金山寺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故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
上图闽剧《状元记》剧照
江湖戏与深受士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但是,江湖戏由于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而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了。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演戏酬神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戏班起初专门为普度演出,首演节目《水漫金山》一炮打响。于是四邻乡村纷纷前来邀请,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这是儒林戏的一大突破。这一时期的“洪塘儒林戏”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等,成为后来闽剧的保留剧目。
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年间,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形。随后,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当时福州城里有名的戏班有“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庆天然”等,民众称其为“三乐一奇两头羊”(福州话“然”与“羊”同音)。此外,还有“赛月宫”、“群芳”、“天仙”等女班。这些班社规模大、剧目多、行头新,均有一批名艺人作台柱。其中“郑(奕奏)、曾(元官)、薛(良藩)、马(秋官)”号称闽剧早期的“四大名旦”。
郑奕奏先后主演了大小剧目100多个,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秦香莲、霍小玉、孟姜女、杜十娘、林英祖、祝英台等数十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悲剧女性形象。他在继承闽剧传统“逗腔”唱法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唱腔风格,总结出“素、净、休”与“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形成“郑派艺术”,是闽剧艺术的第一个高峰。郑奕奏被誉为“闽剧泰斗”。
闽剧又名福州戏,发源于福建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其形成过程相当复杂,我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
在明朝万历年间,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和以方言演唱的“平讲班”,以及唱昆曲、徽调的“唠唠班”原本是同时存在的,后来渐渐地以“平讲班”为中心。
到了19世纪后期,唱江湖调、洋歌调的“平讲班”与唱逗腔、洋歌的“儒林班”又与唱昆曲、徽调的“唠唠班”形成新的“三下响”,却又以“儒林班”为中心。
民国初年,闽剧开始吸收京剧的表演艺术,而且由小到大,日趋繁荣,其“曲牌体”包括了以下四种腔调。
江湖调:由长乐、福清一带的民歌和闽南传来的傀儡戏腔调融合变化而成,唱词通俗、口语化。
洋歌调:主要源于江西传来的傀儡戏曲牌,曲尾均有帮和。
逗腔调:包括急板、倒板、急板叠、叠牌、宽板、宽板吟、宽板叠、观容、观容吟、泪透、自掏岭、板下壮、水过浪等。
小调:由来源于京剧的二黄、反二黄和由昆曲曲牌演变而来的琵琶怨、西湖亭等。
现在闽剧的发展,也受到了挑战,面临着青黄不接,没有领军人物的尴尬地步,希望当地能够好好振兴闽剧。
标签:闽剧,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