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
扩展资料:
巴金留学法兰西期间,就已萌生了创作《家》的心思。但当时拟以“春启纳梦”为小说名,他在《关于〈激流〉》的文章里说,自己出生在专制的封建大家庭里,“那十几年的生活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梦魇!”表面上富裕繁华热闹,却上演着一出出闹剧、悲剧,终于走向衰亡,犹如黄粱一枕。
1931年初,上海《时报》约巴金写一部长篇小说,拟每日连载,他于是开始了《春梦》的创作。写完《总序》,巴金考虑书名用拿旁乱《春梦》不甚妥当,改名为《激流》。随之在《关于〈激流〉》中申述理由:决定把《春梦》改为《激流》。
故事虽然没有想好,但是主题已经有了,我不是在写消逝了的渺茫的春梦,我写的是奔腾的生活的激流。当年4月18日,《激流》开始在《时报》上连载,吸引了广大读者。年底完稿,次年5月刊登完毕。1933年5月,《激流》送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前,巴金酝酿再度改名,定名为《家》。
这是因为“我还有许多话要说,有好些故事要讲,我还可以把小说续写下去”。他在《后记》中告诉读者:“已经发表的《激流》,只是它的第一部《家》,另外还有第二部,写社会,写主人公觉慧到上海以后的活动。”
由开明书店出版的《家》,封面的正中偏上,黑底方框里,一消档个大大的白色“家”字作为书名,方框上面四个小字“激流之一”。到1940年5月,巴金继创作了《春》后,又完成了《秋》,《家》、《春》、《秋》并称为《激流三部曲》,《家》成了《激流》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
标签:朱自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