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说明:求一篇经济学的学习心得。。。要包括宏观和微观这两类的经济学。。。1000字左右。。。
《经济学》学习心得
之一:(经济学的对象)
我所学习的是[英]杰夫里.怀特海德所著的读本:
现将心得置于下:
经济学研究对象:本书所解,经济学研究的是怎么生产效用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依我的理解,即是研究供、求关系的学问。经济学的辩证对子很多,其中根基就是供、求之间的关系,其它关系都是这两个来自对子的派生。而供需关系的根本都在于人类的欲望,早期的经济学家亚当密斯说:“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企业家之所以组织生产,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无论“供”还是“360问答求”都根于“欲”。这就象我们中国阴阳学说模拟的形式:阴阳互根,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是太极,太极未有离乎阴阳者。既然阴阳俱是太极,但体现的性质不同:太极静而生阴,太极动而生阳。由此,我们以阴阳属性模拟供需关系:欲动而生“求”,欲静而生“供”,动极复静,静极复动,动静往复不已。所以“求”为欲也短,“供”为欲也长。提到供给,后章提到企业主以“资本”组织劳动、资源。“资本”又是什么呢?是不直接用于满足需求的那一部分社会财富,本书还给出了一个公求源往货式:推迟消费=储密探孙个办导蓄=筹集到所需的资本。这可以说零游距住高乎,“供”为“欲”之长,“欲”之静,属于压抑起来的那一部分“欲”;相反,“需补的调片况世除刻往”为“欲”之短,是即时实现的那一部分“欲”。阴阳之间的关系,以《易》来解孔完美战李希结如:阳唱阴随,地以承天。而落实光和改染面在供、需之中时,则需倒别唱供随,供以承需。需求有其随时性,供给则随时而应承。若是需求没有即时的供给来承接,那一部分需求就被压抑掉了。
供求关系两者相持而长,由简演为繁,觉结触导基松庆知种江队是经济增长。供求关系互制而短,为经济之衰退。经济增长的特点延训交约重是供求关系相互刺激,共同膨胀。原始社会,我们可以发现“供求”的一体性,所供即所求,即树上有一野果,摘下来吃了便是。若是没有,则另外觅食了。这时没有“经济”,属混沌初开为“太极”状态。后来出现了社会分工,有人善于打猎,就专门打猎;有人善于种地的就就专门种地。此时的需求就不是原始社会的“需求”了,社会允许他要求的更多,今天可以想吃鱼,想吃水果,想吃蔬菜,不必因为自己取不到而放弃。但是你取得的条件是拿自己的产品与别人交换。此时,供求关系已基本分家,可以说是太极生两仪。进入现代社会,生产呈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越来越多。以至任何人都不能单独生产一件产品,令核临各夫分工与社会需求呈直接关系,极大化的需求造就极细化的分工。劳动分工能降低单位成存紧希本,但在市场规模小的十自坏伤持时候就显得没有必要且增加了单介什权害倒她镇知输包绿位成本。由此,我们可知经济增长是“供求”相持而长。增长过度,容易带生哥沙止选金始丝来通货膨胀,从而带来市场萎缩包沉加,企业主采取裁员、减少劳动分工的形式,减少成本,减少产量。这就是供求互制而短,成了经济衰退。
学习心得之二:(供给与需求的要素)
本书将《经济学》供给要素(生产要素)为分几类:土地、劳动、资本。土地包括一切从土地中索取到的资源。“劳动”就是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使用的人力资源,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资本”指被储备的物质资产,它是过去创造的,并能用于当前的。生产要素中的“资本”是企业家为生产而储备的。在要素的变化性问题上,土地是不可动要素。劳动是最活动的要素。这与马哲的经济理论:将生产要素划为“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基本相似,只是多了人与物的中介“资本”,另外回避了阶级问题,马哲经济理论以“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来划分社会。
需求的要素,本书提了有必需品与替代品,必需品有食品、衣服、住房;也有习惯必须品如烟与酒,对某些人是必须的。另外“收入”对需求起决定作用。“收入”又可用于资本,也可用于消费。
由此,我们看供求两端,可以说是在“物”与“欲”之际,中间多了一“行”。以八卦推之则,经济要素的三才是“欲”、“行”、“物”。
根椐《易》学划分,我们再将三才中,活跃的、不可见的定义为“阳”,将不活跃的,可见的定义为“阴”。
天:欲:__刚性之需:生理需求,食、色
――柔性之需:心理需求,七情(喜怒哀乐)、感受(五音、五味、五色)、社会(名誉)
人:行:__刚性之行:生产活动,以劳动就业获取收入(具有规范性)
――柔性之行:消费活动,食及娱乐。(没有规范性)
地:物:__刚性之物:生产的各可见产品。(工业、农业)
――柔性之物:服务业。(第三产业)
由此,天地人三才定位。服务业:如电影业就是柔性之需,柔性之行。如职介所就是应人刚性之需,刚性之行。由此,天地人三者相互错杂,成各行各业,顺则经济发展,逆者经济危机。
学习心得之三:(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
前篇以“欲”、“行”、“物”比拟《易》经中的“天”、“地”、“人”,其中又以阴、阳,刚、柔分此三者,得“欲”之刚:生理需求,“欲”之柔:心理需求。“行”之刚:生产活动,“行”之柔:消费活动。“物”之刚:可见产品(工业、农业),“物”之柔:服务业。
以一人来说,则能为此则不能为彼。比如喜怒不能同时,工作与娱乐不能同时。而一社会则六种状态都存在,《易》曰:“兼三才而二之”。于是成卦六十四。对于《经济学》中的某卦来说,必然有六类层次,其中“欲”是最基层的,隐藏在内部的,是活跃的。最上层为“职业”,是由“欲”淀积而成,是显见的,是稳定的,是规范的。中层为“行”,“行”依“欲”与“物”而定,“物”多“欲”少而成生产性的工作,它有其严格的规范性,以获“利”(物)为终。“物”少“欲”多,而成消费性的娱乐,它没有规范性,以“物”化“欲”,“欲”满为终。
整个社会是而六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推“欲”则“物”变,积“物”则“欲”变。上层稳定的职业是中层获“利”的基础,又是消费的基础。渐至上,成“欲”之得。若“欲”不得,则不满,再而影响工作与消费的稳定性,最后有“吝”于上层之“职业”,成职业变化(小的如跳槽、大的则整个行业成为夕阳产业)。“欲”之集为“市场”,《易》之《需》:“天上有云,君子以饮食燕乐”。饮食燕乐,一已之需而已,如何化为“市场”?是“有云”之象而已,云者水气所集。众有饮食之“需”,比而成优劣,定而成形,以“利”化而成物。如此,有了餐饮市场。餐饮市场因“众”有“比”,而生成了严格的行业规范,这种规范成为从事餐饮职业的“行为规范”。此时,人在经济活动心理感受一分为二,一个待者为顾客服务时,绝对两者感受不一样,一人是在“工作”,一人是在“娱乐”。“娱乐”与下之“欲”合,“工作”与上之“职”合。
“欲”必附之于“物”,“物”必载“欲”,物欲相持而长。作为供的最端,产品是实有的“物”,服务是虚有“物”。它们最终化为人们生活一部分感受(“欲”)。这种感受是顺和的,如果良好的印象成为大众意识,便成“品牌”。“品牌”在商业中称之为“无形资产”,也是“欲”化为“物”的结果。如果是恶的感受,则是“物”的消亡时期了。俗话说:“和气生财”,可见良好的印象是“财”的基础。如某类新产品,他并没有积“欲”而成市场,于是依赖媒体宣传,形成大众印象,大众使用之后,渐至成为消费群体,这个群体包括即是形成了某些一致感受。可见,“物”可以刺激“欲”,“欲”可以生成“物”,不过前者长,后者短。例如,有两公司各派推销员考查太平洋某土著居民鞋市场,有一推销员很沮丧的回来汇报:“这里没有鞋市场,因为他们都不穿鞋”。另一位则欣喜万分,说:“这里鞋市场广阔,因为大家都没有鞋”。倒底哪种说法更好呢?前者是短期的看问题,他们的习俗是不穿鞋,“欲”不集则不成市场。后者过于乐观,要想使不穿鞋的人变为穿鞋是很不容易的,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比如,先要鼓动他们的族长穿鞋,再次宣传穿鞋的好处,由此风俗渐化为“市场”。
zenmen.51.net2002-08-0315:36举报帖子
复制贴子
加为精华
单贴屏蔽
帖子评价
不卑
等级:版主
文章:867
积分:1549
注册:2002-02-26
还没宠物,快去买一个啊
[宠物商店]
第2楼
学习心得之五:(劳动价值说)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其中以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该原理涉及三个内在假设:1、所有商品都必须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没有就无从考虑的价值。2、假定商品的价值是直线的,且是稳定的,价格在价值基础上变化。3、假定所有商品都会社会化,个人时间被社会必要时间拉平。另外,该价值学说重在商品的供给环节,对商品产生“价值”的根源“需求”并未提及。
于是我们有几类商品是无法用马哲的“价值学说”考虑的,其一:没有含内在劳动时间的商品,如自然的珍珠、宝石。其二:娱乐业,如何确定歌星、影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他们的高收入从哪里来呢?其三: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不是如马哲所说因为有“剩余劳动时间”而上下波动呢?其四:垄断行业与高新技术的“价格”几乎长期偏离“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
其中价值是直线的说法,无法解释商品的寿命周期,商品价值为什么会衰变,直到退出市场。
依此,我们就形成了两种思维:1、假定商品的价值都是直线。2、假定商品的价值原本就不是直线。我赞成第二种想法,商品价值本身就具有波动性,因为商品已化为两端“物”与“欲”,所以必然在这两者之间变化。世间是直线的事物是很少的,如一到物质原本的微观世界就变成了“测不准”了,所有星球的运行轨迹都是环状的,光波具有波粒二重性。可以说任何是“直线”的思法都有是局限的。物质分了两端,它就必然在两端变化,如电磁波,他的传递方式就是在“电场”与“磁场”之间变化的结果。任何一种物质都包含他的历史层次。因此,商品也不例外。作为商品最深层的“欲”与最上层的可见“实物”,他们永远在不断交换转变,因此商品具有天然的“波动性”,而“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将减少商品“振幅”,抹平商品的波动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发展史来看,他不是先天就具备的,只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之后才逐渐平均起来的,因此,他不是商品价值之源。
其次,“劳动”不能概括人类的所有活动,它只是生产活动,属于规范性的“制物从欲”。其中为娱乐而付出的“劳动”如歌星、影星,就与生产劳动大相庭径。以生产劳动则不能解释这一种“劳动”。所以“劳动”只是人类活动的其中一部分,其中还有一部分人类活动称之为“消费”。“劳动”承接的是“消费”活动,没有“消费”也就没有“劳动”,就古代“阴阳”学一样,两者也是互根的,不过一类是收入,一类是付出。人类活动介于“物”与“欲”之间,有生产有消费,任何言及一方可见都不是“辩证法”。如马哲这般只以“劳动”为核心,可见他已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
学习心得之六:(价值的由来)
既然,不能以“劳动”定商品与服务的“价值”。因为,劳动是含在价值自身体系之中,它只是影响价值的一个方面。真正的价值,是受很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最深层次的是“欲”,中间层次的是“行”,最上层次是来自“物”的传承。我们可以说:一件商品生产者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在追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商品。如果是“生产行为”的话:产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成本”,成本的因素很多,都会化解到最低级的“自然物”与“人力”上。但是最低级的“自然物”又是怎么产生价值的呢?这就要归到“供求关系”上来,自然资源稀缺价格高,多是价格低。
我们这时发现满足人类最原始生存需要的粮食、水价位总是很低。而加工之后,能满足人的“味、香、色”之审美理需求的“价值”大幅提升。原始的价值是不是先由这些高层需求产生的呢?而后比较下层原始之“物”呢?应该如此,原始社会分化私有制社会,产生了有“层次”的“礼”,随之使用的物品也随之而分化。人分尊卑,物分贵贱。贵的心理随之而产生,最早体现在“祭器”上,“祭”体现了一种“敬”的精神。天子使用的祭器,礼器,乐器与诸候的不同,地位的等级最终落在“物”的贵贱上来。《礼记》中有个故事:曾子去世前,他的小孙子指着他坐的竹席说了一句话:这竹席是大夫用的吧,席子这么光。曾子一听说,马上人换了。可见当时的等次深入人心,曾子垂死之人,当然不惧刑罚,儿童随口说一句话,本也无大碍,却被他看的这么重。当时物品品次是不用“钱”的衡量的,而是用地位来衡量的。可见,物品先由贵比及贱,贵的物品也就是在先满足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但是贵的物品有他的传习性,如一块玉,在百姓手中无用。要拿到玉工那里识别他的品次,然后再确定他的价值,而玉工的品次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来源于传承,可能是最早某一位有名望的人所确定的,他依据玉的纹理、色彩,以及此种品类的珍稀来确定他的价值。夏、商、周代人们佩带的“玉”及“贝”,都有值几百个农民一年收成的价值。就是人们有了“地位”及“贵”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供、求”没有形成“市场”时,先由“上层”公众意识决定,而后比及“贱”物。以后此物有其传承性,它的价值在后也认可,约定成俗。下层“饮食”之需的物品,也随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后来进入社会化大生产时,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价值变得平均,可比性增加,其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很重要的方面。
--------------------------------------------------------------------------------
学习心得之七:(制度、习俗、伦理道德与信用对经济的影响)
制度、习俗对经济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原始人类社会,人们获得的产品统一分配。这种分配是由权威“族长”决定的,族长的权威来自几类:一类是,人类对自然的崇拜,由祭祀鬼神中产生;二类是,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比如发现和利用“火”的人,第一个发现种子生长规律教人种地的人,如神农氏;三类是,有组织才能的人,比如共同抵抗自然灾害,抵抗外敌,如黄帝、禹帝。原始的分配以公平为核心,兼顾老弱病残,没有生产能力的人。逐渐形成制度,以及社会伦理体系。此时无所谓“商品”,“商品”是建立在产品私有及平等交换的基础上的,这种分配以社会伦理的“礼”为核心。以后“礼制”成形,不仅决定会社交往、社会地位、决定述讼分争、还决定带社会地位性的物品。带“礼、乐”色彩的物品有其严格的使用规范,不是任何人都能享受的,也不是用钱便能买来的。
因此,商品的价值先在高端“象征”意义的物品上形成。如周朝制的鼎是无价之宝,诸候是不该问的。如此,以及做工与社会色彩成为贵重。民众以上比下,所有物品都有了可比的“价值”。
习俗是社会心理的定势,“礼”定成俗。由此,我们知道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筷子”就有了“价值”。而对其他国家来说,他们根本不使用“筷子”,他们既不能形成“市场”也不能有“价值”。“价值”概念,首先是由“制度”、“习俗”而逐渐形成的。
“伦理道德”则定人可为与不可为之事,使人类社会关系变得稳定与和谐。如《礼记》以“礼先谨乎男女,男女有别,夫妇有义”,这样的别,使之关系不混乱。由此生“义”,重在家庭责任的稳定性。天伦之乐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因为他是“道德”的因素。与此相同“信用”也是被“伦理道德”约束下来的,子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以至于一个国家去兵、去食而不可无信。国家首先是民众信任的凝聚,以其传源来看,从原始社会分配一到现代社会无一不贯穿着“信用”。可见“信用”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经济的基础,没有“信用”商品的交换成本将无限增大。
经济发展使社会制度及伦理道德变迁;春秋时代,一些诸候富起来了,首先就是挑战“礼乐”的权威,《论语》有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舞本来事小,可坏“礼制”事大,原因就是兴起了一些“富有”者。物品的“社会等级色彩”逐渐被打破,形成以“金钱”衡量所有物品。由此,“礼崩乐坏”社会进入另一个时代。到了近现代,生产社会化。“价值”被“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拉平,大量商品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人们的欲望又不断产生“新商品”,如此循环不已,人欲越来越多,商品越来越多。以“天、地、人”三类模式来分的“欲、行、物”,其中“物”推“欲”变,“欲”定则成“物”。至于中间的“行”(人伦道德)跟着“欲”急剧变化。人们做以前不敢想的事,谓之“开放”。“家庭”的职责逐步丧失,换之“性解放”。男女由原来的爱情结合变成“金钱结合”、“性享乐”结合。《易》曰:夫妇之道不可不久,故受之以“恒”。道德到“商品”经济时代将会完全丧失,教育由原来的“道德教化”变成“欲望教育”,女大学生不以学业为重,倒上街发放“性产品”,这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想象的。人与人之间冷漠、自私,在“欲望”与“商品”的冲击下,人类行为准则“道德”日渐沦丧。
标签:学习心得,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