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地取名:中草药由于生长或栽培的土壤以及所处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其功能和疗效。
古人很重视“地道药材”,常在优质药材的品名上冠以地名以便与其它地方的药材相区别。如有一种具有补中益气功效的药出产于山西上党县,由此而取名党参。
巴蜀出产一种外形似豆的药物,故称巴豆。
川贝母、川黄连、蜀椒等,都是因其生长在四川而得名;广木香、广陈皮、广郁金等,都是因生长在广东而得名;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生地号称四大怀药,系因产地在怀庆府(今河南博爱等县)一带而得名;其它如阿胶产于山东省东阿等。
以颜色取名:一些药材是根据原药材的天然颜色而命名的。
如红花的花是红色的,大黄的根茎是黄色的,黑牵牛的种子是黑色的,紫草的根是紫色的。
其它如朱砂、金银花、赤苓、丹参、鸡血藤、黄柏、金莲花、红娘子、青风藤,也都缘其特有的颜色而被冠以贴切的药名。
以味道或特殊气味取名: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是根据中草药的味道、特殊气味而命名的,如香薷、香附、藿香、茴香、苦参、酸梅、酸枣仁、甜叶菊、甘草、九香虫、鱼腥草等。
以形态取名:有些中草药是根据植物或生药形态而命名的。
人参的根像人形,故名人参。
有一种草药的茎叶遍布白毛,看去宛如老叟的发,因此称之白头翁。
乌头的块根因类似乌鸦的头而得名;牛膝是因其茎节膨大部分类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马兜铃是因其状如马项下的系铃而得名。其它如马钱子、附子、猫爪草、七叶一枝花、翻白草、龙眼、狗脊等,也都是因它们的形态而命名的。
因药用部分而命名:在植物方面,如白茅根、麻黄根、桑叶、苏子、橘皮等;
在动物方面,如虎骨、鹿茸、蝉蜕、龟板、鸡内金、海狗肾、全虫、蜈蚣等。
因生长特性而命名:有些中药是根据它们的发育特性而命名的。
如款冬花冬季开花,忍冬藤经冬不死,夏枯草在夏至枯萎,桑寄生寄生在桑树上;其它如冬虫夏草、半夏、垂盆草、半边莲、巴豆、旋复花、鸡血藤等皆是。
以动物取名:如猪苓、马蹄莲、牛尾蕨、羊肝菜、鸡血藤、鸭跖草、鹅不食草、猫爪草、虎杖、狼毒、蛇床子、骆驼刺、飞燕草、金鸡菊等,均由动物而取名。
因纪念某人而命名:是以最先发现或最初使用人的名字作为药名。
如使君子、何首乌、刘寄奴、杜仲等。
以数字取名:如一见喜、二宝花、三棵针、四季青、五味子、六月雪、七星剑、八角莲、九月菊、十姐妹、百日红、千年健、万年青等,皆由数字而取名。
沿用外来药物的译名:是根据进口药物译音或冠以“番”、“胡”等字样。
如曼陀罗、诃黎勒、番木鳖、胡椒等。
以功效取名:有些药物为了突出它的主要性能,往往直接以功效命名。
如防风是因其善于疏散风邪;血竭长于止血;锁阳能补肾固精;淫羊藿可使公羊动情;千里光能明目;益母草善于调治妇科病;通草能利小便;王不留行可通乳;伸筋草能舒筋活络;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治疗须发早白;大风子可治麻风等都是因其功效而命名的。
因炮制(加工)方法而命名:如甘草加入蜂蜜拌炒谓炙甘草,柴胡加入醋拌炒谓醋柴胡,西瓜加工制霜谓西瓜霜,生地经过反复蒸晒谓熟地等。
除上述方法外,有些药材具有两种特性,如黄连是因其色黄、根茎节节相连,细辛是因其根细而味辛得名等。
(实习编辑:周云霞)
标签:由来,中草药,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