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北二十四里土岗上。西邻古蒲州城址,东连西厢村。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清一统志·蒲州府》: 普救寺 “在永济县东五里。唐释道积修建,十年乃成。本名西永清院。五代时改今名。高爽华博,东临郡治,南望河山”。宋元时寺仍兴盛。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 地震倾圯后重建。1920年毁于火,仅存基址及石坊、三大士洞、舍利塔 (十三6*级高50米) 等。唐元稹 《会真记》 (又名莺莺传)、元王实甫之 《西厢记》 均取材于此。1986年按唐、宋、明时代建筑风格在原址上重建。
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北。创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唐代元稹所著传奇小说《会真记》(《莺莺传》)中有记载。王实甫著《西厢记》故事取材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大地震,随即重建。1920年寺毁于火,仅存舍利塔等。舍利塔(俗称莺莺塔)系13层砖塔,高约50米,犹存唐制。塔具奇特的回声效应,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世界六大奇塔之一。1986年复建寺庙,**竣工。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偏北。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徐楼,人口6870。因徐姓建有土楼得名。1958年建徐楼公社,1983年改为徐楼乡,1992年龙桥、楚庙、丁楼三乡并入置徐楼镇。
标签:普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