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来人的经历告诉你,这还是靠谱的。
不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搞清楚什么是薛定谔的猫。
大家一般都会通过百度来寻找答案,但一般百度出来的答案,比如比较权威的陵棚百度百科,它是这么解释的: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好吧,这种解释实在是让人不想看,太学术了,我们就总结一句话吧:
薛定谔的猫说的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即你在知道结果前(也就是在测量前),什么可能性都有。
举个例子:
你认识个妹子,她跟你很暧昧,这时这个妹子有几个状态:女朋友,好朋友,同学和陌生人。
现在她处于这几个状态的叠加态,在测量之前你并不知道她是哪个。
如何测量?表白!
表白之后,你就知道她到底是不尺昌则是你的妹子了。
这么说,薛定谔把妹就是直接表白了?
大错特错!
薛定谔把妹到底如何耍
让我们惊诧的是,百度百科官方居然有“薛定谔把妹”的词条解释:
“薛定谔把妹法”其灵感来自著名的物理学假设“薛定谔的猫”。“薛定谔把妹法”中心思想是:事件在被观察以前,一直处在一个所谓“概率云”的状态下,一旦受到观察,则坍缩为实体。
前面提到,薛定谔的猫的核心思想就是“迅运不确定性”,你还未去表白的妹子,对你来说其实是不确定的。
但如果反过来,你刻意制造一个“薛定谔的你”来展示给妹子,那么妹子很可能会被你拿下,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沉住气。
如何制造一个“薛定谔的你”呢?
比如,你打算通过买早餐来打动妹子(让她变成你的妹子),那么你每天买早餐之前,都以抛硬币(比如正面就买早餐给她)来决定是否买早餐来打动妹子。
这种情况下,没有人知道你第二天是否会给妹子买早餐,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于是“薛定谔的你”就这么出现在妹子面前了。
直到某一天,这个“薛定谔的你”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测量下“薛定谔的妹子”到底是处于什么状况,估计十之八九,测量的结果是:这个妹子会是你的。
不过最后还是要声明下:本回答可不保证把妹的成功率哦,把妹有风险,还是要谨慎啊!
标签:妹法,薛定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