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治疗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从而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躯体疾病,严重者可能诱发猝死,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失眠的治疗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起效慢,需要坚持):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纠正影响睡眠的行为作息时间规律,按时入睡,按时起床无论是否仍有睡意隔音、遮光、温度适中、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睡前不过饱或饥饿临睡前不剧烈运动、不争吵激动不卧床阅读或看电视每日适度规律运动(可安排在下午,不要在睡前2小时内)晚餐后不饮酒(睡前4小时)、咖啡或茶(睡前6小时),不吸烟尽量避免白天小睡
二、心理治疗:
1.认知治疗:建立正确认知不以8小时作为正常睡眠标准,只要次日精神充沛即为正常(错误认知:我必须睡足8小时,否则我身体就垮了)不过分关注失眠不良后果而导致担心失眠而恐惧(错误认知:只要我的睡眠有一点不好,我白天就没有精力做任何事)
2.行为治疗:肌肉逐步放松训练,生物反馈帮助学会放松。待有睡意时才上床,不要经常看钟;若无法入睡则离开卧室,待有睡意后再上床。以免卧室和床成为失眠的条件刺激物,而应让其成为良好睡眠的条件刺激物。早醒患者可尝试提前起床,不要仍躺在床上。
三、药物治疗:首先要明确失眠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其次,了解失眠的具体情况: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多梦;早醒;
(一)催眠药的选择:入睡困难:短效药物;睡眠维持困难、早醒:中效或长效药物(白天焦虑严重者。。常用的催眠药物:
1.苯二氮卓类(安定类):非选择性GABA受体激动剂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强。抑制呼吸,影响认知,肌肉松弛,影响共济。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有戒断症状出现,起始剂量宜小。半衰期越短者,起效越快,作用时间越短,越易产生依赖性;半衰期越长者,则起效越慢,作用时间越长,越不容易产生依赖性,但是影响白天的认知功能。可小剂量间歇使用,以避免依赖、成瘾。长效药:氯硝西泮、地西泮、硝西泮等;中效药: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短效药:三唑仑、咪达唑仑等。
2.非苯二氮卓类选择性GABA受体激动剂:起效快,不影响正常睡眠生理结构;半衰期短,残余作用小,次日白天无残留不适:思睡、乏力、认知功能损害、共济失调等;反跳现象少;无抗焦虑作用。常用的有: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
3.抗抑郁药物:NaSSAs类(米氮平)曲唑酮: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还可能加速脑内多巴胺更新。SSRIs类:早期常加重失眠症状,可考虑合用苯二氮卓类(除氟伏沙明、帕罗西汀有镇静作用)。
4.小剂量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等
(二)催眠药物使用原则:明确失眠病因后选择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剂量要个体化;有依赖性的药物有效后,逐渐减量及停药;有依赖性的药物应按需间断给药;过去的用药史有助于正确选药;警惕加重抑郁症状;注意呼吸抑制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石家庄张庆彬
标签:失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