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民营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在推进,企业规范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也成为热点。 许多民营企业在经历了两次创业后,随着WTO的加入,国际竞争的加剧,现正面临着第三次创业。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求得生存与发展,选择一种合理的治理结构对于民营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民营企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兴起,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民营企业的创业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创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这一阶段是民营企业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第二次创业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1997年左右,这一时期部分民营企业开始形成相对的规模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同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民营经济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民营经济地位,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清除了障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税收、投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为民营企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1997年至今可认定为第三创业阶段,这个阶段我国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国有企业改制逐步完成,元气不断恢复,随着WTO的加入,跨国公司的不断涌入,国际竞争加剧,金融危机的影响,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进入上世纪90年代,“民营经济”的提法广泛见诸于报章、会议,有关民营经济问题的讨论也愈来愈多、愈来愈频繁。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民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政治的保证和广阔的空间。
我国的民营企业具备特有的优势力量。灵活性。疫情初期,一些地方面临较为严重的医疗物资短缺问题,尤其是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产能跟不上需求,比亚迪等民营企业“跨界”转产医疗物资,帮助缓解了医疗体系物资缺乏的问题。在用工方面,民营企业也展现出了灵活性。比如,盒马率先采用的“共享员工”模式,缓解了生鲜配送的人员紧缺问题,同时有效降低了其他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是创新性。此次疫情,民营企业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科技抗疫、数字抗疫。诸多民营企业纷纷利用自身的专长和技术储备,在抗疫的方方面面提供支持。
在助力复工复产方面,民营企业的创新也发挥着独特作用。疫情期间,淘宝直播成为线下门店、线下市场加速复工的利器。数据显示,淘宝直播2月新开播商家环比增幅达719%,直播商家获得的订单总量以平均每周20%的速度增长,不少商家春节后的第一笔生意都是在淘宝直播间里做成的。当然,数字化力量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还有很多实际应用,比如钉钉远程办公、在线上课、达摩院AI诊断技术等。借助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数字基础设施,我国甚至全球的抗疫都不必“从零开始”。
民营经济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多民营企业的存在,使得我们有充足的资源、充足的储备去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广大民营企业也定能化危为机,实现更大发展。
标签:民营企业,作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