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吧稿晌拿 2010南非世界杯小组赛上,葡萄牙对阵朝鲜。葡萄牙队球员们臂绑黑纱出场,这是葡萄牙队第一次为纪念一位逝者,如此亮相世界杯赛场。而这位逝者,就是葡萄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 萨拉马戈1922年出生在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做过各种工作,学徒、修理工、报社编辑……这位经历坎坷的作家被认为是葡萄牙的国宝级人物。曾出版过无数文学作品,并且成为葡萄牙历史上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前不久,这位文学巨匠永远离开了人世,而对于他的讨论却远没有结束。有些人指责他晦涩而缓慢的文学风格,而有些人却崇拜他迷人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笔法。虽然只有两本中文译作在中国键搭大陆面市,但在喜爱萨拉马戈的中国人心中,这位作家的形象却是鲜活而饱满的。 《修道院纪事》和《失明症漫记》是萨拉马戈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两本小说的中文译者就是范维信先生,他曾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审,翻译了许多葡萄牙语作品。谈到对萨拉马戈的印象,范维信说:“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虽然不乏文学家的幽默,但比较内向。我在翻译《修道院纪事》的时候,遇到难译之处,我就像笼子里的老虎一样独自在书房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嘴里嘟囔地谨晌抱怨这个作家给译者制造了这么多难解之谜,让译者绞尽脑汁。” 因为《修道院纪事》,萨拉马戈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十八世纪葡萄牙国王修建马弗拉修道院为背景,运用无尽的想象力,把读者带进一个似真似幻的境界。正因为如此,范先生表示,为了不“糟蹋”这么好的一本小说,他曾犹豫了六年多的时间,其间把小说反复读了几遍,直到1994年才下定决心,动手翻译。 对于萨拉马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的胡续东副教授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从小说方面讲,萨拉马戈这位作家‘活儿做的很透’,他小说的技法和手艺,是这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作家当中很罕见的,我经常说他是一个‘史料的魔法师’,就像变魔术一样把这些细碎的历史材料和一些纯想象的东西糅合在一起,最终把读者引向一个建立在一种貌似真实的史料叙述之上的很深邃的历史空间中去。” 然而,比起《修道院纪事》,萨拉马戈的另一部作品也许更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反响,那就是《失明症漫记》。 2006年,由《失明症漫记》改编的话剧《失明的城市》在北京公演。这是萨拉马戈先生的作品第一次以话剧的形式登上北京的舞台。 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讲述的是某地突然出现了一种能让人双目失明的怪病,在这样一种灾难面前,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 说到改编这部作品的想法,《失明的城市》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表示:“2003年的时候北京正经历非典,我从报纸上看到关于《失明症漫记》的介绍,当时我就非常的惊讶,萨拉马戈先生能用一种预言式的灾难的处境,把人性的弱点,和人跟自己弱点搏斗的这样一个严肃又严酷的主题表达得那么好,所以我当时就想到要把它改编成话剧。” 对于经历过非典的中国人,这部作品表达出的对人性的思考,让中国观众产生了许多的共鸣。当时演出引起了非常强烈的震撼效果,包括观众和媒体都给了非常大的关注。 王晓鹰说改编《失明症漫记》有一种走近大师的感觉:“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知识分子,他用这样一种心态对待他所理解的人,在这样一个作品里,他对于整个人类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思考,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不留情面的剖析。” 萨拉马戈的作品虽然充满不留情面的剖析,但是认识他的人却认为他是个极好相处的人。1997年,萨拉马戈来北京参加《修道院纪事》中文译本的发布会,中国西葡拉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胡真才先生在会上见到了萨拉马戈先生。胡真才回忆说:“他和大家的接触显得很融洽,我对他有很好的印象。我感觉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很随和。” 葡萄牙新闻社北京分社社长安东尼奥·卡埃罗说:“萨拉马戈是葡萄牙最伟大的作家,我1997年有幸认识了这位作家,我们大家都非常非常喜欢他。” 6月18日,萨拉马戈先生永远告别了我们,但他和他的作品会一直活在人们心中。不论是在伊比利亚半岛,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人们对萨拉马戈的怀念都将继续下去。
标签:默哀,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