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引用: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
2、泛指泥土。
引证:唐·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
翻译:砍伐平常的木材,用畚箕装上泥土。
3、栖止之地。
引用: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湖南衡山人陈范梦坡,以江西退职州官求息壤于上海,因买收此报,继续营业。”
读音:xī rǎng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土壤 [ tǔ rǎng ] 泥土;土地。
引证:宋·苏舜...
息壤,是大禹治水在荆州古城留下的一处遗迹。也指传说中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是大禹的父亲鲧在他下界的时候,偷得的天帝的一件宝贝,这件宝贝的名字叫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大概就是想利用他来治理洪水的。
北京息壤网络公司,独立IP虚拟主机,每个空间都配置有全球唯一的独立IP,有利网站SEO
息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物,所谓“息壤”就是自己可以自动生长的土壤。用“息壤”修筑的堤坝,洪水长一米,堤坝也自动长一米。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
[翻译]洪水滔天,共工部落首领鲧窃挖商人部落土壤,而未取得商帝同意,就用来筑堤防水,以邻为壑,引起商人愤怒,结果被商人派人杀死。鲧死后,其子夏禹继承共工首领之位。
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引用: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
2、泛指泥土。
引证:唐·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
翻译:砍伐平常的木材,用畚箕装上泥土。
3、栖止之地。
引用: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湖南衡山人陈范梦坡,以江西退职州官求息壤于上海,因买收此报,继续营业。”
标签:息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