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癣主要由体癣、股癣造成,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是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好发于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等处。具体表现如下:
皮损初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继而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边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且边缘常有丘疹、丘疱疹和水疱,中央可有色素沉着。自觉瘙痒,可因长期搔抓刺激引起局部湿疹样或苔藓样改变。
好发于腹股沟部位,也常见于臀部,单侧或双侧发生。基本皮损与体癣相同,部分患者可出现湿疹样改变。由于患处透气性差、潮湿、易摩擦,常使皮损炎症明显,瘙痒显著。
圈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损害,病原体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等,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自身的手、足、甲癣等感染蔓延而引起。肥胖多汗、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为易感人群。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疗效不佳者可考虑系统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可用各种唑类、丙烯胺类等抗真菌药,如硝酸咪康唑乳膏,强调坚持用药。婴幼儿患者及皮肤薄嫩处,应选择刺激性小浓度较低的外用药。系统药物治疗可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与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可增加疗效。
标签:圈癣,图片